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将《弟子规》捧为“国学”的人,到底想忽悠谁?

来源: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时间:2023-08-31 14:32:08

按照一般说法,真正将“国学”二字的含义从“国家一级学校”延伸为中国学术,始于清末民初这一转型时代。钱穆在《国学概论》中曾写道:“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之名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国学”解释为“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我倒并不反对维护传统文化,但这种维护必须应先分是非,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性与现代文明价值观为准则。比如风骨,就是传统文化中极其值得保留和提倡的东西,但如三纲五常之类,被摒弃实在是理所当然。


(资料图片)

传统价值观的许多元素,与现代价值观并不相悖,比如善恶是非观念,比如勤俭节约,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还有道家的“天人合一”,也与生态环保理念有所契合。

又如管子所说的“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踰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这种对“礼义廉耻”四字的强调,其实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

但可悲的是,现在市面上的“伪国学”,多半只留糟粕,比如《弟子规》。

这年头有很多智商检测题,对《弟子规》的判断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个题已经很“老”,老到连我这个主打逻辑与常识的公号,都不好意思将它搬出来。可是正如朋友所说,常识还是要讲,因为太多人没有常识。不过,朋友还有下一句:讲多少常识都没用,因为太多人在智识方面早就没救了。

曾有这样一个判断:但凡打着国学名义伸手赚钱,然后将《弟子规》奉为必读经典的,必是骗子无疑。

许多人会跳出来捍卫“国学经典”,但这群人的文化层次恰恰连何为国学都无法理解。我甚至敢断言,将《弟子规》奉为经典的人,大多数连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和背景都搞不清楚。

《弟子规》推出的背景很值得探究,它恰恰诞生于封建社会中奴性最深、对人性摧残最烈,甚至使得中华险些沦入万劫不复境地的清代。也正因此,在《弟子规》中,只有“规”字,你完全看不到任何理性的思维。也恰恰是因为理性的缺乏,如今的《弟子规》信徒也有一窝蜂和极端化等特质。

《弟子规》其实是清代一个落第秀才所写,生前无人问津。直到他死后一百多年,即鸦片战争后,才被人放在县里茶馆中供干完农活休闲的底层平民学习。换言之,它历史极短,受众为底层,充斥病句,在腐朽没落的清代都乏人问津。这样的东西居然能成为“国学经典”,实在荒唐。

它主要介绍一些生活常识,但这些常识基于统治手段酷烈、尤其强调奴性的清代社会,于今不但不合宜,还颇有害。

前些年,东莞那个“女德班”曾因荒唐而受关注。课上的观点实在亮瞎眼,认为女性只要不做生育机器和仆人,就会有报应,比如“女强人忽视老公,结果患癌,与老公修好后便得痊愈”。很多人以为这种荒唐不会重现,这可真是过分乐观,因为直到前些日子,还有学校出现了类似课程,甚至更过分。

专挑糟粕,并非女德馆专利,而是“国学生意”领域的普遍行为。许多概念也在刻意曲解下变得肮脏,最明显例子当属“中庸”。“中庸”生动阐释了平衡和谐的理念,即使将其“技术化”,也应取制衡之意,如今却被曲解,变成不得罪人、不讲原则、随大流……

“中庸”的被曲解揭示了伪国学存在的真正原因:其刚性需求者只是扯“国学”为大旗,为自身需要服务,国学大师和国学班的泛滥无非投其所好。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温顺,官员希望下属听话,便推崇《弟子规》。

《弟子规》不倡导独立思考,又有大量糟粕。这种流水线式的道德规范不但与现代意识格格不入,甚至和儒家思想也无本质联系,纯属满清进行愚民统治、奴化百姓的工具,如今却卷土重来。

前些年在媒体上见过一个报道,提到一份少年国学班的招生简章,大概意思是如果孩子叛逆、不听话,就来学“国学”,诵读经典的同时去儒家圣地接受一下心灵洗礼,几天之后就可以还给你一个听话温顺的好孩子。

稍有点文化层次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恐怕都会对这个招生简章不屑一顾。但负责推广的商家却说,这个招生简章还真吸引了不少父母,连办数届仍不缺客户。

搞笑的是,推广者并未感激这些客户,反而抱以深深的鄙视。他嘲笑这些客户普遍素质低下,即使拥有高学历,也是死读书的典型,估计除了教科书再没读过其他书,毫无人文修养,因此才会上当受骗。

更讽刺的是,他还提到自己曾为了国学班的事情请客吃饭,两位连孔子孟子庄子都分不清的官员均大谈重塑国学的重要性,他们的观点是“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听话了,下属不听话、孩子不听话,就得重拾国学,让他们学会尊卑”。毫不意外,他也把这两名帮了他大忙的官员列入了白痴的行列。

这种商人看不起客户的故事,讽刺意味极强,是极好的小说素材,也是朋友相聚时极好的笑话题材。但是,一想到那些无辜的孩子,就让人笑不起来。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都忽视了两点,一是人文、审美,二是逻辑。人文与审美缺失的同时,极端的“实用主义”影响了许多人,他们只看重“立刻有效”的东西,脑子里完全没有“底蕴”这一概念。至今还有许多人认为文学作品没有任何用处,忽视了性情的培养。正因为没有人文基础,又喜欢“立马见成效”,才会被这些“国学速成班”所蒙蔽。逻辑的缺失则影响更为严重,因为没有逻辑,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分辨力,亦是上当的原因。

如果仅仅是把“国学”变成一门速成班式的生意,倒还不是最坏的状况。最坏的是专门“取其糟粕”,打造“伪国学”,然后有针对性地使用,甚至是先有某种目的或结论,再据此寻找“国学解释方案”。

也正因此,如今的许多国学与其说是国学,还不如说是成功学。许多人原本就急功近利,恨不得孩子三五岁就跟老头一样,这种成功学为底板的“国学”恰恰是投其所好。

“服从”也是“伪国学”的一块底板。像前面所说那个国学班的受众和支持者,无论是希望孩子脱胎换骨的父母,还是希望年轻下属乖乖听话的官员,他们所理解的“听话”就是单纯的听话,“我有道理你当然要听,我没有道理你也要听,不然就是不懂尊卑上下”,他们所理解的温顺就是简单的服从。

基于这个目标,他们想要的国学注定也是这一套。所以,所谓“诵读经典”,起步往往是《弟子规》之类的顺口溜。儒家经典中仅有的一点独立意识也会被剔除,剩下的那些经过曲解和加工后,彻底变成成功学、交际学甚至心灵鸡汤。

甚至有人曾将儒家的君臣观理解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家庭观也以此类推,借以批评现代人在职场上、家庭中的不够服从。但可笑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老话,其实仅仅见于评话之类的通俗文学,根本不是历史的真相。这种以通俗文学、民间俗语代替“国学”的可笑例子,实在数不胜数。

这种“奴性”的渗透,在《弟子规》中极为突出。它并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空间,只规定一个人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而且其中又有大量的糟粕,比如“亲有疾,药先尝”这种有违科学的说法。

《弟子规》最强调的就是“孝”,在中国往往被异化为服从乃至盲从。《弟子规》里的种种劝诫,都在抹杀孩子的尊严,强调“听话”。中国古代之所以无法催生现代文明,与独立思想绝缘,跟过度的“孝文化”关系极大。

像“号泣随,挞无怨”这样的糟粕,完全与健康人格相逆,毫无独立意识可言。曾有“国学大师”称,企业家们听《弟子规》,最喜欢“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说白了就是教错了,你还得感激,骂错了,你还得顺着。这种依附关系,在企业家看来最适合他们的企业文化,老板说啥,员工听着就行。

但这种思维无疑是可笑的,你给员工发工资,就成了员工的父母吗?更何况,即使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也应有起码的是非对错准则,而不是简单的“须敬听”“须顺从”。

曾有人说,中国式父母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他们极为重视自己的权威,所以重视面子,但他们并不明白的是,作为父母,权威应来自于讲道理明是非,有错就认,以身作则,如果端长辈架子或者找各种理由不认错,反而只会失去权威。

五四时期的变革,曾使中国收获一批开明的父母。那个时代的真正精英,大多在家庭教育上往往也有成就,但他们终究不是大多数。近年来,许多人将希望寄托于几十年前曾被砸得稀巴烂的国学。可悲的是,这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怪圈:大量中国式父母在与孩子发生冲突时,首先选择的不是审视自身,而是希望重拾“国学”,让孩子乖乖听话,但他们理解的“国学”却是彻头彻尾的伪国学,也就是《弟子规》里的这一套。

从《弟子规》的流行上,我们可以看到其拥趸的特质:他们往往并不具备真正的国学修养,对国学的实质一无所知,或者以儒家代替整个国学。

《弟子规》在他们而言只是一种武器。父母希望孩子听话顺从,老板希望员工“勇于奉献”,至于独立思考,那当然是最要不得的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