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欧洲价值© 时间:2023-06-28 13:19:26
一个人该如何面对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
(资料图片)
《人生除此无大事:一份告别清单,帮助我们和家人从容渡过生命的转场》一书中写道:
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建议是不要苦等死亡的到来,要照顾好自己。正常吃饭、睡觉,偶尔出趟门。否则这最后的时间会变得无比单调乏味。当你离开时,只需告诉亲人你要走开一会儿,还可以给患者一个安抚的亲吻。你心里也要明白,可能你回来时他已经离开了。也许你们注定要以这种方式分别,因此离开床边也是一种爱的表达。
对于人类而言,死亡是必经之路,也是人生最后一道关口。悲哀的是,它从人类出生就开始倒计时,每个人都在等待它的到来。对于衰老和死亡,人们很难真正平常心面对,往往会有各种焦虑和恐惧。
《人生除此无大事》的作者B.J.米勒和肖莎娜·伯杰都有面对死亡的经历。米勒是全球知名安宁疗护专家、缓和治疗师,他就读大学期间出了意外,11000伏的高压电流经过他的身体,让他永远失去了双腿和一只胳膊。在被治疗和照顾的过程中,米勒与死亡之间的亲密关系由此开始。这场意外让他意识到,其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肖莎娜·伯杰的父亲则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她陪伴父亲走完了人生最后的阶段。伯杰的父亲曾是数学天才,24岁时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工程学教授。但随着健忘迹象日渐明显,他不得不在73岁那年退休。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他几乎退化到了婴儿状态,所有让他感到自信、独立、自由的东西都被一点点地剥夺了。照护生命即将终结的父亲的经历,让伯杰意识到设计生前清单和临终体验的重要性。
这本书正是以清单和图示的形式,指导人们提前做好准备,学会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各种事情,如何安抚情绪。
《遗愿清单》电影剧照▲
在西方世界,大多数人都有提前规划,如立遗嘱、信托、道德遗嘱、预立医院指示等。这些做法一来可以理顺各种物质层面的东西,避免纠纷,二来也减轻了自己与家人的压力。尤其是道德遗嘱,既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也是对子女的期望。中国人谈及遗嘱,往往将之视为一份“财务报告”,除了钱就没有别的内容,这一点让人颇为感慨。
前些年美国做过一份问卷调查,77%的受访者认为从父母长辈那里继承和传递“价值观和人生教训”,比继承房产和财富更有意义。当然,很多二极管思维的人又会说“钱才是最重要的”,但请注意,人家只是认为价值观相对更重要,不等于不在乎房产和财富。
书中写道,每个人都应该提前处理好自己的物品,因为亲人离世后,整理遗物不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是很容易引发不愉快的事情。除了遗嘱和各种文书之外,各种杂物应该提前甄别、整理。也只有在自己离开前处理好这一切,才能让亲人将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上。不给自己所爱的人留下烂摊子,也是一种责任。同时也应该清空自己的情感账户,生前和亲人的不愉快和误解,应该尽量修复,减少遗憾。
当然,也要盘点自己的人生,不仅仅是金钱方面的,还有回忆。还要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里的价值同样不局限于金钱,比如自己喜欢的书和饰物。
为了延长寿命而进行的医疗与护理,既是现代人的“福利”,也是一种负担。过度治疗、痛苦地苟延残喘,是许多现代人无法摆脱的阴影。
书中也提到了护理目标,作者这样写道: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练习,可以帮助你从整体上把握你的护理目标:在一张纸上画4条竖线。在第一列的顶端写上‘我的现状’。详细写明你对自身状况和可用资源的理解。在第二列的顶端写上‘我的目标’。写下你想做的事:尽可能活得久一点,在家里安详地死去,旅行或与亲人和解等。在第三列的顶端写上‘权衡代价’。
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例如,如果接受一项手术能延长你的寿命,但是会剥夺你吞咽食物的能力,你是否愿意接受这项手术呢?如果知道做完手术后要使用进食管,你的想法会改变吗?如果选择治疗意味着需要在医院而不是在家里度过大部分最后的时光,你愿意吗?在第四列的顶端写下‘后续计划’。你下一步打算做什么?外出旅行?治疗?待在家里?选择安宁疗护机构?
中国人一向忌讳谈死亡,甚至小孩子说个“死”字,许多老人都会制止。但中国人又极其重视死亡,尤其是农村,各种风俗仪式极其复杂,往往要动员整个家族甚至全村。“最后一面”的执念也非常之重。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里过多的死亡禁忌与执念,让生者与将死者都备受煎熬。
这多少是一种传统,一方面畏惧死亡,另一方面又赋予其过度的仪式感。古代帝王的陵墓修建,不但是大事,而且会消耗巨大人力物力,即使普通家庭,也将丧葬看得极重。
但反过来,如此重视死亡的中国人,在“传承”这块儿却做得极少。人们往往将“遗产”等同于“财产”,却忽视了这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东西。书写家族历史、记录自己一生、表达旧日欢欣与遗憾、传递价值观……这一切都很少在中国家庭中见到。而在外部环境里,临终关怀这个在西方社会已经存在多年的职业,目前在中国仍可算是空白,离世者往往只能只身面对死亡的巨大恐惧。
无论个体还是社会,中国人需要为死亡准备的东西还有很多,物质只是很小的一个层面,更关键的是观念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