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在于方法

来源:L先生说©     时间:2023-06-22 22:30:30

经常有读者问我:我学了A方法、B方法和C方法,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种,感觉它们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又很难共存,究竟哪种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一般都是这样回答的:你动手试一试,觉得最顺手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敷衍,但这确实是真的。


(相关资料图)

我们总是在幻想存在着一个“银弹”:针对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一定存在一个“最优解”,能够完美地解决它。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找出来。

但事实上,存在这么一个“最优解”吗?很多时候并没有。

许多人常常过度追捧“方法论”,而忽略了一个关键: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方法,而是人

你遇到一个问题,有谁比你更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内在原因呢?没有,只有你自己。有谁比你更明白你的喜好、习惯、决策模式和思维方式?没有,只有你自己。同样,有谁能够推动你去行动,动手把问题解决掉?依然只有你自己。

反过来,我们所追捧的“方法论”,往往是普适的。普适,就意味着它不可能具备太强的针对性,不可能完全适合一个人的所有实际情形。它只能针对某些有共性的场景,基于具备某些特征的人群,提炼出一条大致的路径,来帮助我们提升效率、全面思考和找到切入点。

简而言之:方法论的本质是什么?是对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提炼和建模。既然是建模,它就必然会损失一部分信息信息 —— 这样才能适应更多的人群和更广泛的情形。但这也就意味着,它必定是“抽象”的,没法完全契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因此,方法论有没有用?有用。探索和学习各种方法,对不对?也对。但寄希望于“学了这个方法,我就能解决问题了”,则是完全错误的。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永远都是你自己。无论是工具、知识还是方法,它们都只能帮助你强化和壮大自己,让你能够更好地“自行解决问题”。

拿我自己举例。

经常有人问我,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会不会做计划?如果会,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分享。

我一般都会回答:很遗憾,但我从来都不做计划。

这时他们就会很诧异:为什么呢?所有的时间管理书籍和课程,不都教我们要做计划、要规划日程吗?如果不做计划,你是怎么能完成那么多事情的?

原因很简单:做计划是一个好方法吗?当然是。但它适合所有人吗?不一定。

实际上,“做计划”适合的是事务较为繁杂、生活轨迹较为稳定、性格较为严谨,能够严格按部就班去行动的人。对这些人来说,安排好自己的季度、月度、周计划和日程,再一项项去划掉,是一件极其有成就感的事情 —— 但对我来说并不是这样。

我日常的事务和时间安排较为灵活,性格也比较跳脱,不喜欢被什么东西束缚住,因此,如果我也严格去“做计划”的话会怎么样呢?我会做许多“计划外”的事情,而把计划内的事情不断地拖延。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完全不做计划、任由自己随心所欲去安排事情呢?当然不是。实际上,我也会做两种计划。一种是“定方向”,我会给自己未来一段时间定几个大致方向,要求自己把它们放到最高优先级;另一种是“定终点”。我会把某几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固定下来,设定好“一定要完成的截止期限”,再让自己自由地安排时间,只要能够在期限内完成即可。

换言之,就是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再按照自己的喜好、状态和心情,去灵活地填充这个框架。

我也见识过许多喜欢把日程表做得密密麻麻、把时间精确到小时甚至半小时的朋友,但对我来说,这种生活模式太令人窒息了,我是完完全全学不来的。

同样,许多人都听说过番茄钟。它是一个好方法吗?当然是。但它同样并不适合所有人,包括我。番茄钟适合的,是偏管理、数据、操作和事务类型的工作,但不适合偏发散和创意类型的工作。对后者来说,这种固定时间的中断无异于一种打扰,会非常影响工作状态。

但我完全不用“番茄钟”吗?也不是。只不过我用的是自己的方式。我会如何安排自己的休息和工作呢?不是以时间为单位,而是以一个个任务和步骤为单位。我会把手头的事情拆成许多个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我就停下来休息一下,或是转移一下注意力,或是起来活动、放松身体。

这些小任务是怎么设定的呢?举个例子。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我可能就会这样设定:

抛出主要观点并简单论述,引出下文;

举出一个主要的例子来说明我的观点;

写完这一段的内容;

……

就像这样,我不是按时间来划分的,而是按内容和阶段来划分的。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意味着我的工作又完成了一个小小的阶段,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让思绪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 —— 这时,就是一个最佳的休息时机。

你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打断”,因为你本来就需要一个“重新加载”的过程。

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许多方法本身可能都是好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不适合它们的人手里,它们未必能奏效,甚至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能解决问题的,不是方法,而是你。

实际上,过度依赖于外在的事物 —— 比如方法、模型、步骤……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应试思维”。

我们从小接受应试教育时,就潜移默化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世间一切问题都是一道题目,都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正确答案找出来。找出来就能得分,找不到就会丢分。如果有一道题目可能有多个答案,那只能说明它出得不够好。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但真实世界是这样的吗?不是的。真实世界不是考试,没有人给你出题目,没有一个正确答案等你去寻找,也没有人会给你打分。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在多个条件约束之下去寻求一个“满意解”。许多问题是没有全局最优解的,只有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满意解。

你会发现:现实比考试困难、复杂得多,现实中,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多出千百倍,许多条件和因素会比较影响、彼此干预,许多解法困于实际情形我们无法选择……我们能做的,不是“完美解出这道问题”,而是权衡“如何用更少的代价,来更好地实现目标”。

那么,有没有真正“绝对有效”“绝对百搭”的方法呢?也是有的,但没有任何意义 —— 因为这些方法,往往都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大道理。

比如:

遇到事情不要拖延,要积极行动。

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克服恐惧。

遇到问题不要冲动,要冷静分析。

……

这些是绝对正确的,但我写出来也没有意义,白白浪费字数而已。

我更愿意把这些叫作“能力”。我们能不能解决问题、达到目标,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能力。只不过每个人的这些能力都有高有低,“经验值”的进度也各有不同。我们通过学习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不断去解决一个个小问题,就能积累对应的经验值,让这些能力不断升级。

这个过程,就叫作“自我提升”。

你能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根源上,取决于你现阶段的能力。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种种方式去强化自己、训练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而能够胜过问题。把一度需要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

所以,对于问题和方法论,一个更好的视角和心态是什么呢?

我把它分成三个步骤:

首先,你对自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你需要知道自己的性格、偏好、习惯和行为模式,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对什么比较顺手。你需要能够做到:看到一个东西,就知道它适不适合自己,为什么。

其次,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面临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为了克服它、你的需求是什么 —— 换句话说,你必须对自己“需要什么帮助”有充分的意识和认知,你才有可能获得有效的支持。

最后,就是想办法去寻求相应的方法、渠道和信息,将它们“化为己用”,融合到自己的工作和行为模式里面,用它们来强化自己,看能否足够解决当下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无须拘泥于具体的方法本身,无须别人手把手的指导,也无须去全盘照搬别人的做法 —— 你甚至可以“摘抄”:方法A的这几个步骤很有用,拿来试试;方法B的这个思路很棒,引入看看;方法C的这个技巧别出心裁,试试看……

一切能够为自己所用的,都可以试试采纳进来,组装成一个整体,而无须拘泥于别人为它设定的框架和包装本身。

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你可能会得到一个新的方法。它是A、B或C吗?是,也不是。但从现在开始,它就是专属于你的方法了。

举个例子:经常有人问我,说,他也想学习我的 INKP 知识管理法,但感觉太复杂了,一下子要全部转变过去,很困难,怎么办?

但实际上,你需要一下子全盘照搬吗?其实不需要。你要做的,是理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学习和采纳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工作流里面。

比如,有人告诉我:他主要是想积累某几个领域里自己关心的知识点,不需要积累那么多的概念,那其实就可以不用区分 N 和 K。把这几个领域做成 K,进一步分出更小的子主题,再分门别类去补充和完善就好。

再比如:有人习惯了做传统的读书笔记,对 INKP 这种以主题为核心的笔记法很不适应,那其实就可以保留自己的旧习惯,再借鉴 N的思路,从文章和书籍中提炼出一个个具体的观点,把它们做成一页页 N。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更有条理。

所有的方法都是“别人的”,你全盘照搬,只是在笨拙地复制别人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只有基于“知己知彼”的清晰认知,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它们才会真正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最后,如果你想应用今天分享的这套思维方式,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是“自我审视”。

我有一个习惯:经常性地对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思考、决策和行为做一个复盘。不需要很严格,也不需要用什么很复杂的步骤和模板,就是简单地回忆和总结一下,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的流程有没有不够顺畅的地方?如果有,可以如何去优化它,来提升效率、加快速度、减少时间、降低成本?

近期我使用过的方法、采取过的行动中,有哪些是令我感到顺手的,为什么?有哪些是令我感觉不顺手的,为什么?

我是否遇到了什么阻碍?如果有,我可以想到哪些解决它的办法?我能立刻去行动吗?阻碍我去行动的因素是什么?我需要什么支持才能实施行动?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现在”:现在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的?这可以令你对自己的状态和需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过去”:迄今为止的我,有着什么样的习惯和偏好?我适合什么样的方式,不适合什么样的方式?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做法。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未来”:我距离实现自己的目标、克服自己的问题,还有哪些“环节”没有打通?这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鸟瞰”自己,有意识地学习和吸收对应的方法。

当然,也不局限于这三个问题 —— 这只是一个帮助你不断巩固和强化“自我认知”的办法。你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反思和复盘。

最关键的是什么呢?你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你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能使种种外在的工具、思维和方法,在自己的手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解决问题的钥匙从来都不在外界,而是在自己手中。

简单总结一下:

1)没必要过度追捧“方法论”,任何方法论都无法替代你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2)生活不是做题考试,许多时候是不存在最优解的,只存在满意解。具体如何选择,需要你去权衡。

3)现成的方法都是别人的。只有基于自己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对方法进行调整和提炼,得到的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4)对自我的审视和清晰认知,是一切有效行动的核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