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快看点丨一个好老师,定义学术上限还是下限?丨虎学看片团

来源:虎学研究     时间:2023-06-09 14:33:55

又是一年高考时,今年的社交媒体相比往年好像安静了一些,大家对写高考作文的热度似乎一下子就下降了许多。

我猜可能是因为今年有AI了,“创作”这件事的门槛被技术手段直接拉低了,谁都能用手边的AI试两下,生成一篇不错的高考满分、零分作文,甚至还能模仿你喜欢的作家给你来几篇。


(相关资料图)

这大概也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们即将面临的一个难题:AI时代,我应该怎么选大学选专业?

答案可能是,选个好老师。保罗·萨缪尔森说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奖金。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

他说的应该没错的,毕竟他自己就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期的虎学研究,我们帮大家梳理了中国学术圈的学术谱系,或许可以帮助到正在上学或者即将上学的你。老规矩,请点击此处看视频,然后一起聊聊视频中的问题。

学术师承有多重要?

俗话讲“名师出高徒”,对于这件事其实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学术师承”,甚至还有专门的人研究这个师承关系,这叫“学术谱系研究”。甚至还有专门记录这些谱系的网站,相当于江湖门派的族谱,能在上面有名有姓的,就是学术界有头有脸的人物。

对于这一点其实网友们也有类似的看法:

就这么重要?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谢继胜

30多年前,高校还没有分成三六九等,一些小的或地方学校也有非常好的特色专业和优秀的导师,现在情况变化了,好的学校往往集中了好的导师。另外,文理科的差别比较大,理科有学生个人可以把控的学科学理逻辑,可以循序渐进;文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学术的师承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师承就没有特色的学术,因为师承也是学术史的一部分。学生考研,硕博士学习要及早筹划,更应该选择有师承有学术积累和学术团队的学校,选对导师对个人的学术成长非常重要。至于学术门阀,更多是在特定时代的产物,如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对民国以来早期传统的追随并经由特定届别的学生传递至今,但门阀是个别现象,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人文社会学科学术“门阀”反而可以看做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的季小天和赵文华发过一篇《从优势累积效应看中国科学精英的成长》,文章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当选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名师因子对院士当选年龄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由院士导师训练出来的学者,成为院士的时间比导师不是院士的学者要早。

文章给出了结论。名师在成就未来科学精英的道路上,不仅仅是灌输自己的学识和研究方法,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科学界适用的规范和价值观,还有名师往往分布在名校,而名校又提供了更为优质的资源和平台。

是的,就这么重要。

什么类型的学科会更加依赖师承?

那有没有,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学科呢?有,但也没有……大的分类来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非常依赖师承。

艺术顾问、作家 翁昕

学术师承以及其形成的派系,在艺术界同样存在,且拥有自己的特点。例如,艺术创作无论何种媒介、风格,多少具有一定“手工技艺”成分,某些特定的材料用法或画法,确实需要向专门掌握这门技法的老师求学才能学得,自己再有“艺术细胞”,凡事全靠想象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和武侠小说中各门派的武功绝技类似。

然而,艺术创作追求原创和创新的特点又决定了,艺术家早晚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离开“师门”。齐白石对此有一句经典总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本人也正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他早年从事木匠,缺少正经师承背书,没少在北京画坛受到“名门大派”排挤。后来,齐白石经陈师曾鼓励和点拨,实现艺术突破,成就了脍炙人口的“衰年变法”,终成大师。

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际遇只是艺术界师承以及圈子的一个缩影。自上世纪初,我国的艺术家们分别走上了留学欧洲、日本或是在本土发展的不同道路,他们陆续回国后因为因缘际会聚集在一起,如今享誉内外的各大美术学院的前身也就由此诞生,并为培养下一代艺术家打下了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们只能遵循“一脉相承”的路线发展,无论师承如何,自己的风格属于什么“主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远是摆在新一代艺术家面前的课题,而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社会科学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通常要求学生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和数据分析。学术师承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导师能够提供研究方向的指导、研究方法的培训以及对研究成果的评估和指导。

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侧重于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学术师承在实验设计、仪器操作和数据解读等方面对学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导师能够提供实验技术的培训、研究方向的引导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评估和解释。

但最依赖师承的学科应该是哲学。因为哲学是一门基于思辨和理论探讨的学科,传统上重视学术师承。学生通过与导师的密切互动和讨论,掌握哲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如果没有师承,闭门搞哲学太难了。

那数学呢?是不是数学可以?就这个问题,网友们似乎有不同的看法:

但如果你看了我们视频里对北大韦东奕韦神的师承关系介绍,或许你就不这么认为了。

学术门阀和师承的区别是什么?

在评论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学阀”。现代科学研究毕竟是一个讲资源和同行评议的地方,如果这些同行,都是我老板的老师呢……

学阀和师承,其实就是学术谱系这同一件事的两面。

学阀,就是坏的一面,产生的影响多种多样,比如学术资源集中、学术评价偏向、学术交流受限,甚至可能还有学术腐败的风险。

师承,就是好的一面,不但可以让知识更好地传承和积累,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研究更快落地、推动学术界进步。

Tuna 生物学科博士

导师的教学指导风格和科研思维会深深的“烙印”在学生身上,这不仅仅只归因于进入课题组后的影响。由于研究生招生采用“双选制”,导师在招生期间也会提前了解和判断学生思维和性格是否和课题组匹配。课题组拥有研究累积的成果经验、导师经验带来的风险回避、科研能力和思维训练模式,以及行业内人脉资源,一个良好的师承关系的确可以助力学生的“成功”并且推动该方向科学研究的进步。不过,如今的师承关系似乎掺杂很多利益,这似乎成了避而不谈的潜规则,许多单位也出台了防止“近亲繁殖”的政策。我们应当合理看待师承关系,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利用其优势且防范不良效应。

现在的教育体系适合我们的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老师”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仿佛镀着一层金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似乎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传统,比如这位网友所说:

大问题Dialectic主理人夏何钦

通常我们以为,搞科研做学问就是一些聪明人在探寻客观自在的真理,好像科学家的形象都是社恐宅男一样。然而,搞科研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混圈子”。正如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所言,科学有其范式,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圈所共同信奉的传统,范式本身并不是一种科学知识,它更多是一种信念,甚至就像宗教信念一样,而信念总是圈子的事物,总是人际间的事物。与其问“有没有正确地搞科研”,不如问“有没有加入对的圈子”。

确实,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在某些方面适应了中国的需求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满足庞大的人口需求,并提供广泛的教育机会,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领域。

目前相对最现实可改进的,就是调整学科结构和目标设置更加偏向就业:教育体系中的学科结构和就业导向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某些学科和专业备受推崇,而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这可能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均衡和人才流失,可以进行调整。

也许上面这位网友说得没错,想学什么,就去找你能找到的最好的老师,准没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