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特产互换,会成为陌生人社交的新方式吗?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3-08-29 10:34:44

最近,互换特产的风在社交媒体上刮得火热。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在不同地域的网友各自准备一份家乡特产,互相交换特产的过程。

有很多网友晒出了成功案例,也有网友曝光自己的受骗经历。8月23日,有网友记者爆料,她花费380元寄去了潮汕牛肉丸,但对方最后寄过来两包纸巾,这让其难以接受。也有网友称刚寄出东西就被对方拉黑。

特产互换,一种陌生人社交的新型社交方式,像开盲盒一样,人们会被交换过程中的未知和真诚而吸引,加之社交媒体的话题性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了一阵风潮。


(资料图片)

这种特产交换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源于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省份特产以及这种交换方式的新鲜感和惊喜感。另一方面,这种“以物易物”交换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情感连接,在分享中产生愉悦感和认同感。

在一些参与者看来,真诚交换的意义比特产商品本身更值得期待,还有对家乡宣传推介的作用。拥有成功交换经历的网友称:交换过程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感受到外地朋友的热情。然而,为何这种交换方式总是让人感到存在局限性?

由于网络中互换特产的本质还是与陌生人交换物品,这种弱联系社交背后仍存在风险和隐患。日前就有不少网友陷入类似的骗局中,开盲盒的惊喜变成了失望。如对方互换特产与自己付出价值不对等,或自己的真诚相待或被骚扰、拉黑等。看待这类特产交换,还需警惕和谨慎。

特产交换从某种程度而言,的确可以超越现实交友的地域局限,但从实施层面来讲,遭遇价值不对等、欺骗带来的失望互换风险,也需要提前规避。比如,在互换之前进行相关了解,建立信任约定好特产预算;或选择一个有保障的平台进行互换,保护好个人信息;邮寄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互换双方要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以特产换特产似乎听起来很浪漫,实施上总是存在“信任太少”的境况。除了遭遇骗局和不对等的负面经历,即便在相同价值的约定下,每个人对于开特产盲盒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历史上解释这类问题可能更具说服力。回溯人类发展的历史,除了原始社会,并不存在一个物物交换的人类社会形态。

而且逻辑上,物物交换要能实现,需要几个基本条件:交易的双方正好都需要对方的货物,形成互补;价值大概等同;双方建立了互信。显然,以特产交换特产不太可能成为市场的常态。

这也再次说明,脱离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物物交换,缺乏了预期性——即我明确知道我付出一个东西能获得回报,经济交流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人只有出于“自己受益”的目的,经济联系才能建立起来。这种理想化的交换,在现实层面其实是不可能长久实施的。

本着诚挚交流的出发点,人们以特产换特产,期望真心换真心。互换特产的本意有着温情的底色,填补了当代人对于弱关系社交的期待。这种正向价值要传递下去,参与者还需保障自身权益,在真诚待人的同时保持警惕。而这种体验也不妨尝试延伸,改交换为推荐,邮寄变为种草,让彼此都安心的分享同样具备情感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