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被裁掉的码农,不过是戏里的龙套

来源:北冥乘海生     时间:2023-06-24 09:23:24

端午假期,我也来聊聊裁员。


(相关资料图)

小Z被A厂裁员半年了,还没找到工作。其间,只有B厂给他发过offer,因为待遇稍低于从前,他没有接受。哪知道,从此投出的简历就如石沉大海,再无多少反馈,让他懊恼不已。

现实给了小Z一记闷棍,他垂头丧气地问我:“你说等这波裁员潮过去了,大厂还会像以前那样疯狂地招人么?还能回到跳个槽就能涨百分之二三十的年代么?”

我无奈地笑了笑,说了个小故事:“上中学的时候,我是班里的‘电教委员’,负责管理班里的先进教学设备,并辅助老师进行电子教学。听起来挺牛逼吧?后来有一次,班里评优秀干部,把我给选上了,可是名单报到教导处,批文下来了,你猜猜说的啥?”小B摇了摇头,我接着说:“教导处反馈说,电教委员不算干部!哈哈哈。”

电教委员不算干部,产品经理也不算经理,您再往深里想,可就毛骨悚然了——多数拿着高薪的码农,真的算是企业的定海神针,创造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么?

如果不算的话,那又算什么呢?

多数码农,就是戏台上的龙套

说回我当的“电教委员”。岗位看起来那么高级,实际上有啥事呢?拢共就一件——每天晚自习七点钟的时候,打开电视让大家看新闻联播。

为什么非得我开呢?因为电视柜的钥匙在我手里!

为什么电视柜要上锁呢?教室门也有锁,教学楼也有锁,校门口还有保安,这得多厉害的贼,才能突破重重障碍,杀到电视柜面前呢?话说回来,人家前面几关都过了,电视柜上那个破锁还有啥用?

可是,你要把这个干部岗位带入到大厂的场景,就立刻醍醐灌顶了!

我上的北京四中,二十年前是北京最好的高中。通过设置“电教委员”这个干部岗位,一下就彰显出我校在现代化教学方面的领先水准。至于这岗位有啥用,是不是引入了大饼卷手指头——自个吃自个的冗余流程,那倒不再紧要了。

以上是玩笑,可大厂的岗位就不是玩笑了,这个咱们说过,那么些卖货的、卖身的和卖药的业务,是怎么跻身于高科技企业之林的呢?

很简单——人家有一堆码农和各花色品种在外人看来不知所云的头衔,就说“科学家”这个咱们小时候都神往过的种姓,很多大厂里可都是一抬脚踩死一片。如此一来,虽然也是出来卖的,可是我们有成建制的攻城狮啊,你丫还敢说我不是高科技?这是没挨过科学家的打啊!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人都没用,而是说本来需要一位,大厂就得弄出一堆,这才显得阔嘛!有个朋友是某厂第一个iOS工程师,他跟我说:“我是眼瞅着我们这个APP,功能和需求没啥大变化,可是前端开发团队从我一个人很快涨到40人,除了管理和配合越来越麻烦,也没见有啥太大好处。”

这就对了嘛!纳斯达克上市的独角野猪,APP就两三个人开发,那还算个鸟科技公司!实际上呢?马斯克把Twitter从五千多人砍到了一千五,毛问题没有,你说气人不气人!

那些多余出来的码农的角色,有个绝好的比喻——京戏舞台上的龙套。您就算没听过杨宝森的《空城计》,大概也听过侯宝林的《空城计》,里面说的那些站成了“一边一个一边仨”的头旗儿到四旗儿,就是龙套。

龙套,本不影响剧情,非得整整齐齐台上站四个,那也是为了显得阔!

龙套的行为准则,和演员相反

既然说多余的码农是龙套,那您就得知道:台上的龙套该怎么演戏、跟真正的角儿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这事儿太重要了,要是范儿起错了,那可就“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了。

我这儿有句扎心的话:角儿,是演员,要靠表现力和创造力;而龙套,是道具,靠的是规矩和流程。

龙套是道具,这句话是我早年听戏时听老先生们说的。这是提醒龙套,别以为自个儿是台上的配角,上了台满脸浑身都是戏,彷佛还憋着要参与艺术创作似的。实际上呢,龙套就好比是可以自行移动的桌椅,只是在戏曲表演中起到交代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当然,这绝对不是说龙套对于艺术无足轻重。司马懿出场要是就耍光杆楞往台上出溜,一个龙套都没有,那实在是不老好看的。

所以,还得配合好剧情,还不能真拿自个儿当演员。所以,对于龙套的要求,那就是一举一动都完全按规定动作、规定程式执行,而且还不能满脸跑眉毛,生怕观众瞧不出来你是灵长目的。这您就能理解,为什么“一边一个一边仨”让侯喜瑞老先生怒不可遏。

话说至此,您大概也就明白了:大厂里龙套型的码农,在职场上也以“规范、标准、不随便创造”为最高行为准则。

前面说的那个由1人涨到40人的APP团队,虽然干的活都一样,但是引入了一系列牛X的流程:哪怕干点儿小事,头脑风暴、价值分析、讨论排期、代码互评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代码库要像伊势神宫迁宫那样定期重构,并且尽量抽离出与业务无关的中台部分;日常的分享、交流、技术评级也搞得热火朝天。

如此一来,就像是个专业的高科技团队了。至于多出来的那点成本,远不如因为高科技光环带来的市值飙升更可观吧?如果把这40人的洋葱一层层剥了去,你就能理解为啥马斯克在Twitter只留一千五百人了。当然,那是马斯克,不用上八个龙套,资本市场也得认人家是高科技,顺便还能省下一大笔钱。

所以,在大厂上班,先搞清自己是角儿、挎刀的还是龙套,要真是龙套,那就得首先做好一个人畜无害、流程娴熟的氛围组。

未来,大厂还要那么多龙套么?

那位说:别扯这些没用的了。既然你说很多码农是龙套,那么侯喜瑞啥时候唱《空城计》,司马懿可都得带四个龙套上啊!那不就不该裁员了么?

伯伯!那是侯喜瑞!一等一的花脸名角儿,上台当然少不了龙套。可要是跑码头的草台班子,连主演的窝头都还没挣出来呢,还非得拉四个移动道具多几份嚼裹么?这时候还是降本增效,不要装太大的X为好。

这不,最近两年,不少大厂的效益吃紧,再加上资本圈的金主爸爸们也有点怂,那咱们演戏可不就得省着点儿么?至于努力摆出高科技造型这种表演艺术范畴内的事儿,咱们做企业的就先缓缓吧,龙套们都领了贴饼子散散吧。这个,学术上就叫裁员。

什么?您说不装X了,市值掉下来怎么办?甭担心,因为就算是继续端着,市盈率已经掉下来了,连给你捧哏的投资人都撤啦,那还装个什么劲?先省着点花,提高点利润也是好的。

好,重点来了:啥时候这些大厂又阔起来,继续装X,把裁掉的龙套都招回去呢?那不就马照跑、舞照跳了。

这个,难说。

咱就拿以前的梅兰芳、马连良来说,唱一期,就能挣一座四合院。谁能想到,这东西到今天,就剩了我们几个遗老遗少还在看。甭说四合院,看还能挣出肯德基来不能?要是放在今天,就算是梅老板唱戏,还能每回都做新守旧,龙套都往齐了上么?

您可能会说,今天唱戏的不也一个龙套不少么?今天那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在市场意义下生存,属于有人包养、不花白不花。

过去十年的互联网舞台,比一个世纪前的京戏舞台,还要光辉灿烂得多。但是随着渗透率见顶,增长红利不再,在这个不断需要新概念的时代,未来互联网是否还会像以前那样辉煌?我没有能力预测。只是,即使业务平稳,只要人老珠黄,被资本抛弃,又不像京戏还有个相对确定的程式,再维持一个庞大的龙套队伍,那就有点行为艺术了。

这不,就连全球互联网的大本营,以高薪闻于诸侯的美国硅谷,今年也已经开始了史诗级的裁员大潮。

写在最后

小Z心目中的那个“大厂疯狂码人、跳槽大幅涨薪”的黄金时代,是不是已经成了明日黄花?您自己心中也许已经有了答案。更重要的是,这个答案或许也没有那么重要。

而重要的是,作为互联网行业从业的一分子,咱们得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过去十多年,大家享受的高薪、股票和世人的艳羡,其实都来自于快速增长的带来的行业溢价,和垄断大厂的肉碗里流出来的一点汤。

倘若有一天,或者说终究有一天,这一切也都会化作二分尘土、一分流水。随着对龙套型岗位需求的下降,熙熙攘攘的码农就业市场,回报上也会慢慢回归比整体社会高不了太多的常态。当然,打入镰刀阶层队伍的高管们除外。而我们大家,先得保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平静心态,才不至于愤愤不平于“大厂凭什么要裁员、跳槽凭什么不加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