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盖雅学苑 时间:2023-06-21 14:29:50
最近,小红书上的一条“旧闻”引起了我和我同事的讨论。
这条信息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薪约90万的爱尔兰人,他因为工作太无聊把公司告了,称公司对他冷暴力。
米尔斯的做法在欧洲不说常见,但也无独有偶,早几年法国一家香水公司被前雇员费德里克告上了法庭,理由也是“工作太无聊了,造成他的精神疾病”。最终巴黎工人法庭公布了终审判决:该公司要向弗雷德里克支付3.6万英镑赔偿金。
(相关资料图)
对于此,大部分网友表示,“我希望公司也对我冷暴力”“这不是我的梦中情工么”......
或许因为我们同事关系和睦,工作氛围友好,我和我的同事们却不羡慕,“这种情况我真的会emo,我害怕工作过于无聊,喜欢热热闹闹的。”
我们这种心理并不是无缘由的,早在2007年,就有学者讨论过“工作无聊综合征”的伤害,这种伤害甚至比工作压力过载带来的“职场倦怠”更加严重。
“工作无聊”是什么?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却还是感觉疲惫不堪?”知乎的一条问题回答获得了7.2万点赞,3830个评论。答主犀利地表示:
也许你的名片亮出去让人闪星星眼,出入顶级写字楼,有恒温空调,漂亮前台和各种饮料随便拿的pantry来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骗过了你的亲人爱人,让她们以为你在从事着什么伟大的事业。但你依然骗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无聊的数字、排格式、删除行、添加列、贴发票、查百度、写没人看的报告和回复无穷无尽又无用的email里虚度了又一天。
有很多的人表示“严重中枪”:近些年,职业倦怠这个词经常被讨论,但工作无聊综合征却鲜被认真提及。
职业倦怠的英文单词是“burnout”,意思是“燃烧尽了”。它是工作量过多、压力过大,而引发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工作无聊综合征恰好相反,它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定量和定性工作量,而导致的精神负担不足。我们可以理解,定量是指工作数量不足,定性指工作技能要求不足、工作挑战太小。
这个概念最早由瑞士商业顾问彼得·维尔德和菲利普·罗斯林在合作书籍《Diagnose Boreout》中提出。他们认为,很多人在工作中缺乏动力并不是因为压力或懒惰,而是因为“缺少有意义的工作”
“他们受碍于体制,而不是能力缺乏。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或者不会因为努力得到官方认可。”
彼得·维尔德和菲利普·罗斯林认为,工作无聊综合征通常包括三个要素:工作量不足、缺乏挑战、缺乏兴趣。
“工作无聊”是一种职业伤害
我们很好理解压力过载带来的职业倦怠会对身心造成伤害,却很难想象,工作太无聊也是一种职业伤害。
法兰克福心理治疗师Wolfgang Merkle称,“工作无聊综合征”的症状与职业倦怠很相似,都会引发抑郁、失眠、疲惫、耳鸣、胃部不适、头痛头晕。
但在心理层面,“无聊综合征”的消极影响更严重:
一方面,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压力太大”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高的社会地位。而“无所事事”则往往意味着“不够重要”或“不够上进”;另一方面,在工作中暴露自己“比较无聊”,容易引起雇主对其价值的怀疑,甚至遭到解雇。
所以,相比承认自己“压力太大”,人们不仅羞于承认自己很无聊,还会“假装工作很忙”:一天可以做完的工作,硬拖长至三天完成;一边浏览着购物网站,一边随时准备切换回工作页面;整个下午打着私人电话,还刻意用严肃而专业的口气掩饰……
这也回应了开篇那个案例中,法国男子费德里克的前雇主,在法庭上发出的质疑:既然你工作那么无聊、那么痛苦,为什么这四年从来没向公司反映过呢?
但这些刻意的表演和伪装,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和消极体验,包括:自卑、羞耻、害怕、疲劳、空虚、不满、悲伤……直至崩溃。
“无聊综合征”带来的生理伤害也很明显,除了上述提及的症状外,“工作无聊者”患上某些疾病的概率也更大。英国曾有人做过一次命名为“无聊致死”的试验,试验结果发表在2010年的《国际流行病杂志》上。
试验调研了伦敦7524名35至55岁的公务员,结论是:工作无聊的员工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拥有工作刺激的员工的2~3倍。
“工作无聊”的第一责任人是我们自己
我们常听说“谁困扰、谁负责”的人际关系原则,这在劳资关系中同样适用。
无论从身心健康、还是职业发展的迫切性看,“工作无聊”的第一责任人是我们自己。
但在“吐槽老板成为政治正确”的环境下,在劳资关系是“零和博弈”的主流认知中,在企业过于追求“员工体验和员工满意度”的当下,个体容易把“工作无聊”全部归咎于公司:抱怨工作内容不合理、上级能力不够、环境不公平、发展空间太小。
诚然,很多企业确实要做出改善。但是,世间本难有完美的工作。
与很多人深受“工作无聊综合征”伤害相悖的是,即使如此,大多数个体依然会贪恋它的“时间福利”,不会主动要求承担“更有挑战的工作”。
所以,我的首要建议是,如果你想要改变状况,一定要勇敢说出来。告诉你的老板,你因为工作缺乏挑战而深感困扰,你想要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为公司发展做贡献。
我的一位朋友就这么做了。
她研究生刚毕业时加入了 一家国企,和很多职场新人一样,她得到的工作质量不高,工作量甚至不饱和:“我是那种工作越多越难就越有干劲,工作越少越简单就越没兴致的人”。好在她天性积极主动,在一个合适的场合,坦诚告诉老板“感觉自己工作量不够饱和,希望能多做一些事情”。
老板对此深感意外,也对她另眼相看,带她参与了好几个重要项目,她也在项目中展现出了自己优秀的沟通统筹能力和责任心,迅速从职场新人转型为部门骨干。
彼得·维尔德和菲利普·罗斯林更认为,受“工作无聊综合征”困扰而不表达的话,会加剧工作无聊。
因为当你呈现出的疲惫和消极状态,会让老板担心你是否“压力过大”,从而对授予你有挑战的工作保持谨慎,甚至会进一步减少你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重塑工作,赋予工作意义
针对很多人觉得工作无聊、不快乐,密歇根大学教授Jane Dutton与耶鲁大学教授Amy Wrzesniewski还共同提出了 一个概念:工作重塑。
不同于人们通常理解的工作设计是自上而下的,是组织对员工发起的,工作重塑强调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动机、期望和意志,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中的关系、工作意义等做出改变。
两位教授研究了一家大医院中的一些充满干劲的保洁员。
她们的工作本身非常简单:换便盆、捡垃圾,但她们却让这个工作充满创造性和意义:观察到病人总是盯着屋顶,就想着在屋顶绘上好看的画;在昏迷病人房间制造些微妙刺激,因为相信这能帮病人加速康复;给床边守夜的家人讲讲笑话,让每个人振作起来……
她们不仅视工作为清洁,更视工作为一种治疗形式。
根据这样的观察和研究,珍·达顿和艾米·沃兹涅夫斯基提出从三个方面重塑工作:
任务:可以纵深任务深度,也可以扩展任务的宽度。比如你接到的任务是“把某条信息分享到几个社群”这种看起来非常机械的工作,但你可以把这个任务纵深细化,体验和研究不同的文案、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社群、所带来的不同的反应;你也可以把这个任务横向扩展,比如不仅发了这条信息,还为了促进互动,制作了一个小视频,设计了一个有奖互动。
关系:与工作中接触的人员,建立技术职能以外的关系。比如:把你的上司当作客户,把你的员工当作用户,把你的客户当作朋友。
认知:改变对工作意义的认知。比如:从技术上看,你的工作内容是“下订单,输入订单”,但你可以认为这是为客户提供一种愉快的积极的体验,这比输入数字意义更重大。
工作的创造性,从来不是别人要求你创造,你才去创造;工作创造性是主动的“我要创造”。不要担心没机会展示你的智慧,它可以在任何时候展示。
在不起眼的小事上展示智慧,才有大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