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 时间:2023-07-04 21:24:12
村超的球员,本质上只是一群普通人,在卖鱼卖肉、开挖掘机、打零工的业余时间踢踢球,再和当地民族文化、美食旅游包装在一起,推向了普罗大众。踢球的人踢得好不好,看球的人看不看得懂,这些都不重要,说穿了就是一个热闹。
▂
(相关资料图)
文 / 羽则
知名足球作者,代表作《英超风云》《西甲风云》
最近这段时间,要说中国足球圈有什么爆火的事情,大概就是阿根廷队来华那场友谊赛和贵州村超了。
村超火到什么程度?根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27日相关内容全网各平台浏览量超过了200亿次。这个数字完全甩开国家队友谊赛和中超等职业比赛,欧冠决赛在国内的关注度也远没达到这个数量级。
而我们都知道,每当有什么事情火爆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总会引来许多争议。有人借着村超再贬一次国足,有人说炒作过多根本没什么价值。今天咱们来聊聊关于村超的那些事儿,以及这项赛事究竟该不该承担更多的东西。
「这一天,榕江等了很久。」
咱们所说的村超,全名叫做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榕江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县城,这里确实长年有着群众自发的踢球基础,但村超还是一个由县里重点打造的新鲜IP。目的,自然是为了推广旅游业和传统文化。
这一点,榕江县县长徐勃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得很坦率。从2021年底开始,榕江县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策划了5次IP打造活动,结果都不如人意。
第一次是黔东南州群众基础很深的斗牛,太过危险不利推广;第二次是「大山里的CBA篮球邀请赛」,打完球配套推广没跟上;第三次是苗族鼓藏节,非遗文化缺乏广泛受众;第四次是半程马拉松+民间祭萨,比赛时间太短没有延续性;第五次则是参考台江县经验搞了自己的「村BA」,但……寨版往往比不过原版。
直到,2023年5月13日「村超」开打。
以村为单位组成的20支参赛队伍,先打小组赛再进淘汰赛,直到7月底的决赛。每场比赛有9个换人名额,每周从周五打到周日。尤其是周六的比赛日,赛前赛后穿插着大量的民俗表演,连续四场比赛从下午3点打到半夜,被称为「超级星期六」。
最火的一个「超级星期六」,现场观众人数达到了8万左右,踢到深夜还有接近2万人留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在各大平台开放了直播,带有「村超」标签的精彩进球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轻松过亿。
韩乔生来到现场参与解说,范志毅带着果洛藏族联队来踢了村超代表队,迈克尔-欧文发来了鼓励视频,华春莹在推上盛赞「这是伟大的比赛」,就连BBC都发表文章介绍了这一赛事。某种程度上,这可能真就是中国足球近些年正面意义上最出圈,甚至「最出国」的时刻。
榕江县的第六次IP塑造尝试,终于获得了爆发式的成功。
县长徐勃说:「这一天,榕江等了很久。实践证明,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非遗文化,单一的IP打造都很难出圈,必须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根据他的介绍,榕江县38.5万人口里,有接近5万人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这个人数,想想都觉得了不起!所以搞足球联赛是榕江本地的比较优势,因为群众参与度高,大家也很认可这样的活动。
不管有没有夸张的成分,至少这个县真的有着14块标准尺寸的足球场,也有许多孩子会在村超的比赛间歇上场踢两脚。
当然,也不是说这里真就是国内足球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各地自发性质的业余联赛其实也有不少,但他们很难像榕江这样,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又有来自当地政府的鼎力开发支持。
表演村民身上的民族服饰、《侗族大歌》和《苗族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的好奇与互动,榕江卷粉和烧烤等当地美食烘托出的节庆气氛……这些共同组成了「村超」的人间烟火气,把业余足球这一个平时并不受关注的活动包装成了一道大餐。
彻底点爆了流量。
别挑战职业,也别看轻业余
不得不承认,村超带来的流量里确实有并不小的一部分,来自那些借机嘲讽国足的人。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的评论区,甚至是一些自媒体的标题上,看见类似这样的言论:「这水平换国足都踢不出来」、「他们才能踢进世界杯」、「村超出个队约战,国足敢答应吗?」
曾经我觉得这种都是一时的口舌之快,后来才发现……原来真有人是这么想的。
对于这些话,任何理性上的反驳估计多半是徒劳,但我还是想举点例子。举办村超的榕江县属于黔东南州,黔东南真有一支球队参与中冠这个正规的业余联赛,叫做黔东南苗岭。
而今年的中冠联赛都匀赛区里,他们前四轮分别输了0-3、0-7、1-11和1-6,目前进2球丢27球排名垫底。
如果你看职业足球也看过村超的直播,一眼就能明白对抗强度和比赛节奏压根就是两回事。就算不了解足球联赛是个什么样的系统,上面的积分榜也能告诉你:假如村超实力真的强,首先要挑战的不是什么国足,而是帮助黔东南在中冠里争得一席之地。
这只是中冠的分区赛,在分区前两名才能进入正赛,正赛前两名才能升入中乙。然后中乙上面是中甲,中甲上面是中超,中超选人进国家队(基本上)。村超和国足之间,就是有这么多层的层级差距。
而且所谓「中国足球希望在贵州」的说法,也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
由于缺乏基层教练员,缺少比赛机会,职业球队恒丰/智诚已经解散等等原因,贵州足球的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一方面,对足球感兴趣的孩子想要接受系统训练基本只能去贵阳或者遵义,类似「2034杯小学生足球大会」这样的比赛,贵州赛区基本都由这两个城市的青训梯队组成。国内球迷比较熟悉的贵州籍球员,像是汪嵩、谢鹏飞、范云龙、弋腾、韦健和唐渊等人全都来自于贵阳,只有陈中流来自都匀。
2021年,范云龙等贵州籍中超球员曾经一起回到贵阳,带着留守儿童踢过慈善比赛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贵阳,近些年很多想走足球道路的苗子也都在小升初的时候会选择离开。比如走出职业球员最多的名校贵阳实验二小,很多孩子都是小学毕业之后就前往外省梯队,为了追求自己的足球梦想。
所以,虽然榕江县有着一定的足球基础,黔东南州也有凯里一中这样的当地校园足球传统强队,省内比赛中拿到过一些成绩。但从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来说,别说什么全国范围了,在贵州省内都不算是能打的。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村超就像另外一些人说的那样「过分炒作、毫无用处」。职业足球和业余足球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但并非完全没有联系,更不是什么非要站队互相对立的事情。
其实,虽然我们常说中国足球底子薄弱,但近几年有了很多底层业余赛事。单独拿广东举例,佛山有个村际(百村)足球赛,已经办了五届,参赛队伍超过50支;清远市的太平镇有个办了超过七年的「盛世贺岁杯」,所在的清新区还有「清联杯」七人足球赛,冠军会作为代表参加市内比赛,市冠军再出战广东全省范围的「超级杯」,可以看做业余联赛的小型金字塔。
更草根的,还有湛江市吴川、徐闻、遂溪、坡头等地的基层农村,自发组织和自筹资金办了「迎春杯」和「贺岁杯」等赛事,成为了当地过年节庆的一部分。
这些都没有火,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村超所在的榕江县之前也有大大小小的足球赛事,现场观众同样寥寥无几,直到今年大力打造IP才变身成为了流量之王。
然而包装也好,炒作也罢,本身并不意味着就是个贬义词。业余足球终于打出了一个爆火的品牌,对于这项运动的群众基础肯定是一件好事。原本就有的其他比赛说不定会有更多人参与,也可以预料到会有更多的地方学习类似的操作,至少能带来更多的球场和更多人的踢球机会。
甭管水平低还是不低,土壤的价值从来都不是看哪棵树长得最高,而是能让多少树枝繁叶茂。没有人指望玩沙子的孩子能解决物理难题,但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个人产生了兴趣,未来踏入科学的大门。
不谈全国影响,单论当地本身的话,看得出来各级政府都想把足球和体育打造为贵州的一张名片,与旅游推广紧密结合在一起。只要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就会有更多感兴趣的孩子和新的参与者。即使注定不可能一直维持目前的热度,对于基础较好、青训薄弱的黔东南乃至贵州足球都是利好。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流量席卷而来又匆匆而去,追赶着永远会有的下一个热点,互联网很快再次失去了记忆。
即使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也许,并不需要什么意义
好些年前,我有次经过比利时荷语区的一个乡间小镇。村庄外围的足球场上,正在进行男女混合的小学生比赛,场边除了家长还有上百名围观群众,甚至还有当地一家电视台正在转播。
喜欢凑热闹而且好奇心爆棚的我,和场边两个看得津津有味的大叔用英语聊了起来。当我感慨你们这里对足球确实真爱,怪不得国家队现在这么多球星的时候,其中一个人却提出了纠正:「他们是专业培养出来的,我们只是业余爱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只要踢得开心,看得也开心,这就够了。」
这话对当时的我来说多少有一些震撼。
因为我们在谈论与足球强国的差距时,经常会提到他们有多少完善的青训系统,多少观众坐满的低级别球场,多少各个年龄段的业余赛事。习惯性地,会把群众基础与水平高低不自觉地联系在一起,却忘了整体水平的高度只是自然形成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村超的球员,本质上只是一群普通人,在卖鱼卖肉、开挖掘机、打零工的业余时间踢踢球,再和当地民族文化、美食旅游包装在一起,推向了普罗大众。踢球的人踢得好不好,看球的人看不看得懂,这些都不重要,说穿了就是一个热闹。
就像你去庙会赶集,不需要真的精通戏曲唱本与唱腔;去淄博吃烧烤,也没人期待能成为川鲁粤淮扬之外的第五大菜系。职业足球不可能从村超的竞技水平或者组织方式上学到什么,村超也不必承载更多关于「中国足球」的意义。
范志毅说:「我希望村超还是在1.5踩住,不要升级到2.0版本的好,因为它很纯粹。还是一个纯粹的自发的足球联赛。」而任何一项纯粹的自发的体育活动,起点都只是强身健体,或者业余爱好。
我们经常谈论太多意义,其实很多事并没有意义,甚至尼采说人生本就没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敷衍了事,认真对待工作,快乐享受生活,纵然徒劳也不会空虚。
正如职业足球与业余「村超」。人生就该有追求,这些热闹已足够。多出任何一点点积极,全都是惊喜。
【全球时快讯】Ubuntu 23.10 引入新的“应用商店”,优先支持 Snap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