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新知 时间:2023-08-24 19:36:13
在悬崖边徘徊的北汽蓝谷,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出路。
近日发布公告称将进一步深化与华为合作,双方将开展智选合作,首款车型定位为高端智能纯电动轿车。除了引入华为全套的智能解决方案外,北汽还会打造新一代的高端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平台。
(资料图)
简而言之,北汽蓝谷与华为的合作将从之前的HI模式,升级成与赛力斯一致的智选模式。
为此,北汽甚至调整了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的建设地点和建设方式,并升级改造原有的BE22纯电产品平台。
有内部人士透露,合作的新车型有望在明年亮相,首款车型的价格有可能在30万元左右,是否归在极狐品牌之下尚不可知。
站在北汽角度,半程换路可能在于华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仍具竞争力,且华为概念在资本市场仍有正面号召力;而站在华为角度,猜测除了HI模式车型销量不佳的因素,也有内部对智选模式资源倾斜的原因。
那么,这桩买卖究竟是向现实低头的妥协,还是共赴美好未来的双赢?
一买一卖惹争议
按照问界的先例,北汽首款华为智选新车将由北汽新能源负责提供底盘架构及整车生产,产品则由华为定义,未来将进入华为销售渠道。
根据北汽蓝谷的公告,品牌将现有BE22平台全方位升级,打造新一代高端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升级后的BE22平台产品将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负责生产。
目前北汽新能源自主研发的IMC架构包括BE11、BE21和BE22三个平台,极狐旗下的阿尔法T和阿尔法S均来自BE21平台,基于BE22平台打造的产品还未推出。
2020年3月,北汽新能源与合作方亦庄盛元共同投资建设高端工厂,不过前者又在年底宣布因战略调整暂缓。如今计划重启,项目变成了自力更生。
公告称,北汽新能源拟对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建设项目进行迁址变更,买下北汽福田密云工厂的相关设备和产线,同时要租赁密云工厂的土地及附属设施,最终形成年产5万辆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事实上,福田密云工厂就是已宣告破产清算的宝沃密云工厂。“该工厂的设备较新,生产线也比较先进,北汽新能源对其收购改造后,可以较快实现华为智选车型的投产。对北汽集团来说,也是其内部资源有效整合的一种方式。”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而北汽新能源的总投资为16.12亿元,包含购买密云工厂设备类资产7.52亿元以及其他新增投资 8.60亿元,每年还要拿出8485万元来租赁地皮。
另外,北汽常州的工厂规划一期投资15亿元,预计年产5万台新能源汽车。2022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产能是25000辆,意味着投资过半,但今年3月又选择了以5.67亿元的价格对外转让。
一边是低价贩卖成熟产线,一边是巨资扩充新产能,北汽新能源这表面上的一买一卖显得颇有隐情。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蓝谷近些年不堪的财务状况,不得不让福田汽车防了一手。
福田汽车公告表示,双方在签署资产交易合同时一并签署抵押合同,北汽新能源将本次交易的机器设备类资产全部抵押给公司,以担保北汽新能源应支付但未支付给公司的转让价款及相关应付款项和公司实现债权及要求行使抵押权而发生的费用。
也就是说,如果北汽新能源不能按照合同向福田汽车支付款项,那么福田汽车便有权处理北汽新能源已经花钱买断的产线设备。
“王炸”听了个响
北汽蓝谷曾经含着金汤匙诞生,如今月销不过万的境遇却不容乐观。
2009年,后来的造车新势力还未起跑,北汽便拿到国内首个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进入新能源市场。
到了2016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兴起,年销量同比增长53%达到51万辆。北汽新能源大手一挥,将业务重点放在了出租车、网约车等B端市场,背靠集团资源快速拿下市场份额,在2016~2018年间一直是国内新能源车销冠。
快速放量的同时,北汽新能源也靠着国补,最大限度地吃到政策红利。
2018年之后B端市场逐渐饱和,C端市场需求爆发。于是子品牌极狐诞生,并且是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与全球顶级供应商之一麦格纳合资建厂,与华为合作智能化,甚至还与动力电池巨头SK合资成立电池厂。
然而“银河战舰”动力似乎略显不足。数据显示,极狐2020年10月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为709辆,2021年全年销量6006辆,2022年全年销量1.19万辆,2023年上半年销量为8791台。
成绩不佳的原因众多,但不容忽视的应该是北汽新能源还未转变的造车逻辑。
燃油车时代,自主车企并不掌握技术话语权,所以合资品牌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把控着消费者的心智。新能源车市场上,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认真造车、拥有自己技术的汽车品牌,比亚迪就是个例子。而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华为的联姻,就像是一部云集了大牌明星却忽略了剧本的电影。
麦格纳的造车经验只局限于燃油车,在新能源车时代那些关键技术是否适用是个疑问。强如丰田的电动力车仍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内厂商,原因就是自己的动力系统制造经验不再适用。
再看华为,当时的北汽、广汽、长安都与其展开HI形式的合作。先不说在各家的“含华量”类似的情况下,极狐是否有独特优势,仅赛力斯的智选模式便分走华为一大部分精力。另外,随着其他车企在城区辅助驾驶领域的相继发力,华为HI模式所仅有的智驾优势并不明显。
2018~2019年,北汽新能源营收分别为164亿元、236亿元,净利润虽少,但也有1.4亿元、0.04亿元入账。但2020年后销量一落千丈,公司营收出现暴跌。2020~2023上半年,三年半的时间合计亏损近200亿元。
北汽新能源无疑需要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华为智选能成为那个最优解吗?
华为不只有北汽
明面上看,升级到华为智选模式,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至少可以获得两个好处。
一是摒弃原有的项目思维,学习华为的产品化思维。这是互联网造车反超燃油车巨头的制胜法宝。
二是扩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大曝光度促进销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华为拥有超5000家高端体验店和6万家零售与服务网点。
北汽新能源对此次合作不单是寄予厚望,甚至有破釜沉舟之势。官方数据显示,北汽蓝谷今年前7个月累计售出38550辆。理想情况下新工厂满负荷运转,换算下来相当于合作新车型的年销量将占据北汽蓝谷的一大半,取代极狐成为销量主力。
不过冰冷的现实是,即便有华为的鼎力相助,北汽蓝谷短时间也难转危为安。
新能源车市场愈发成熟,导致增速明显放缓。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308万辆,增速下降到37.3%。而根据公告,北汽蓝谷首款合作车型定位为高端智能纯电动轿车,大概率是一辆C级纯电轿车。
这个细分领域目前虽然还是以56E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把控,电车的渗透率不算高,但也早被蔚来ET7、比亚迪汉、极氪001、零跑C01,以及埃安昊铂GT等新势力盯上,并且这些车型各有千秋,主打性价比、性能、造型、品质的不一而足。
因此如何打造差异化卖点,找到爆款密码,成了北汽蓝谷的难题。另外,孤注一掷的北汽,遇到的却是鸡蛋不肯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华为。
去年问界的热销,与跟华为高度品牌绑定不无关系,甚至任正非认为会影响华为作为供应商身份与其他车企进行接触。为此华为不仅重申“造车”禁令,还彻查门店和营销部门的“贴标”行为。
有自媒体爆料称,华为车 BU 目前经历了三年业务探索期,要完成盈利任务还有三年的上升期。这意味着,未来三年要卖出更多的零部件,帮车企卖出更多的车。而最直接粗暴的手段就是“多生孩子”。只要合作品牌够多,总会出现一个能打的。
然而,华为能够拿出多少资源,在核心技术上如何分配,总归要分个三六九等。例如前不久余承东表示,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纯电轿跑将会第一个搭载 HarmonyOS 4,指的正是与奇瑞合作的首款车型。这对于其他合作车企来说,显然失去了先发优势。
戴姆勒大中华区副总、北汽蓝谷董事冷炎也表示,虽然此次投资的财务测算结果为正,但由于北汽蓝谷承担所有的初期投资,提请公司管理层与华为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以应对未来销量及收入未能达到预期水平的风险。
不管是联姻还是入赘,双方看似都做好了离婚的防范。强强联手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 北汽能否进入比亚迪“在一起”的名单,都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