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杂乱无章© 时间:2023-08-22 10:33:53
上周五下班后,我和男朋友去了四海城,随机进了一家不用排队的乌冬面馆吃饭,然后买了两杯奶茶,去隔壁番禺天河城的影院里看了《孤注一掷》。
回家的路上算了算,才发现吃饭花了200,奶茶两杯60,电影票两张140。
(资料图)
又想起上个周末我们去山姆采购,本来没想着买太多东西的,只是拿了点吃的喝的,结账时还是消费了六七百。
虽然好像每个月的钱都是这么花出去的,但这种流水般的花费,总让人没有安全感。
于是我问男朋友:“你觉不觉得我们这样花钱太多了?”
他想了想:“好像是,待在家里还好,只要周末一出门,不少个大几百回不来。”
于是我们把“花太多”的原因,归咎于“线下生活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外面吃一顿饭随随便便就会超过两百。
翻开商场里的服装店任意一件衣服的吊牌价,似乎都超过自己的心理预期。
在书店买完一本四五十的实体书出来,才惊觉在网上搜同款会更便宜。
旅游完回来意犹未尽,马上计划着接下来要去哪的时候,瞥了一眼旅游开支,只能跟自己说克制。
而我们为了克制花钱,也开始减少出门的次数。
待在家里看剧打游戏玩手机点外卖,成了更具性价比的度过周末的方式。
至少平价的外卖有很多,网上买东西可以尽情地比价,刷抖音可以消磨很多时间还没有低消。
是的,当线下成本太高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集体迁移到线上去生活。
直到我突然想起,很久之前收藏的一条抖音视频,内容是一对情侣计划用20块钱做一顿饭。
印象里20块钱甚至不够喝一杯除了瑞幸以外的咖啡,但他们真的拿着这20块钱去了菜市场,最后做了一桌够两个人吃得很饱的,有肉有菜还有水果甜品的饭。
写到这里时,我在办公室里和身旁的太一聊这件事,她跟我说:
“你知道吗?30多只够买一杯茉酸奶,但其实一大箱蒙牛纯牛奶,也只要35块9。”
而我当时的表情,就跟她刚知道这个价格时一样诧异。
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对物价已经不敏感了,这份迟钝让我忽然感到自己很脆弱。
于是回家后,我跟男朋友说,我们确实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消费习惯了。
当然了,不是说以后只能自己买菜做饭,也不是不能喝30块的一杯奶茶,而是至少我们要知道,30块原来还可以做那么多事情,至少要对钱有一个更完整的认知。
也是在那之后,在毕业的第四年,我们重新开始了记账。
记录哪一部分用来还贷,哪一部分用于吃饭,哪一部分是娱乐消费......这个方式不一定真的能够减少支出,但确实缓解了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
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常常觉得我们“花太多”,太多是多在哪里?
或许就是多在“我也不知道花去哪了”,是这份不具体,导致了内心层面的“太多”。
就像我们一直觉得线下的生活成本太高,但却没有意识到,线下其实并不只有大商圈,也有很多小巷子。
甚至我们家楼下就有很多平价餐馆,只是这些“附近”常常被我们忽略。
所以写到最后,我想说,或许我们试着可以对周遭,也对消费这件事,更敏感一点。
不要因为长期被裹挟在消费主义当中,或者掉进某种女性贫困陷阱里,就变得过于迟钝。
我知道大部分普通人都跟我一样,全部收入都是劳务收入,而没有被动收入。
这使得我们无论工作几年后薪水涨了多少,生活质量提高了多少,内心始终伴随着焦虑。
我试过用消费对抗焦虑,又因此而更加焦虑,循环往复找不到出口。
直到我回想起某天和朋友聊天,他给我讲的三个汉堡理论。大意是从现在开始,你能存够未来几十年,每天三个汉堡的钱,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因为无论发生什么,至少你确定未来你每天还都可以吃三个汉堡。
然后在这基础上,尝试每天再多赚一杯可乐的钱。
这番话我印象很深刻,至少在我思考这件事情时,它浮现出来了并似乎可以成为一个解法。
所以,如果你也刚好和我有一样的困扰,不如试着记录自己的开销都花在了哪里。
然后尽量不去动三个汉堡的钱,再努力去赚一杯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