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办新智点 时间:2023-08-16 16:36:46
36年,资产翻40倍。
一直以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模式以其优异的业绩,超越了其他机构。作为一个投资界的“革命范式”,耶鲁模式也被其他投资机构效仿,不少中国家办将耶鲁模式奉为圭臬。
【资料图】
然而,家办新智点在近期调研中发现,其实耶鲁模式很难被简单“复制”到中国的家办中。
一、耶鲁模式,你学不会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在《价值》一书中表示,“我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家真正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穿越周期、不唯阶段、创造价值的投资机构。建立一家这样的投资机构,成了我的夙愿。”
但事实上,耶鲁模式很难被国内家办所“复制”。家办新智点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资产类别丰富度上,中美差异很大。
耶鲁模式配置的资产类别非常丰富,而国内家办很难触达如此丰富的资产类别。
其次,资产定位不同。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大部分资产为锁定期较长的PE/VC,且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基金。这也是耶鲁模式的独特之处。
但很多亚洲家族在投资PE/VC后却并未赚取到高收益,还缺乏流动性,因而在再次配置一级市场时态度较为犹豫。
再次,许多国内家办缺乏耐心做长期投资,更希望“赚快钱”。
国内某家办负责人Bob与某企业家交谈时发现,该企业家的需求只有一个:赚大钱。
“许多国内家办无论做境内外投资时,都缺乏中长期的配置规划。”Amy向家办新智点表示,“他们更在乎流动性,缺乏耐心。”
第四,国内家办的投资方式更为灵活。
不同于耶鲁模式的标准化配置流程,国内家办更愿意相信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资产翻倍,尤其是NewMoney的投资形式非常灵活。
第五,资产配置能力不同。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拥有几十年的历史,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高,投资经理们会主动与其合作。因此,它可以做到“优中选优”,选择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资经理。
但国内多数家办则处于起步阶段,且在以家族owner为中心的“熟人圈子”寻找投资机会,缺少触达全球优质经理的途径和机会。
此外,即使一些家办接触到了一些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对方对投资者也设置了一定的门槛。
第六,资产规模不同。
资产规模不同,配置逻辑自然不同。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规模已超300亿美元。这样的资产规模,配置任何的大型主流基金,“舒适度”都比较高。
但一个只有3亿美元资产规模的家办,如果想投资大型主流GP,很难像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那般“从容”。再者,如果该家办投资一个3000万的项目,又面临过于集中的风险。
在Bob看来,较小资产规模的国内家办,很难有挑选顶尖基金经理和GP的筹码与能力。
第七,外在约束力和复杂性不同。
从理论上说,耶鲁大学的owner只有一个——耶鲁大学,它有着很强的外在约束力。
但国内许多家办则类似于老板个人的投资公司。尤其当家办owner为家族一代时,其没有太多外部约束力。另外在Amy看来,国内家族也有其复杂性,不仅拥有家族企业,还做股权和资产配置,很难照抄耶鲁模式。
除此之外,家办的owner是否和耶鲁模式的创造者大卫·斯文森一样,具备对核心资源的长期的影响力和判断力,这是决定投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二、耶鲁模式的四点启示
当然,耶鲁模式也有许多值得家办学习借鉴的地方,家办新智点认为,有以下四点。
第一,定义好投资周期。
Bob发现,欧洲的家族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周期后,看问题更客观。通常而言,家族的历史越久,其家族资产配置的周期越长。
第二,像耶鲁模式那样思考赚钱的方法。
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配置论”,对于家办而言没有太大意义。耶鲁模式的本质并不是多元化分散性投资,而是一种内生的能力。
家办需要想清楚学习耶鲁模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跑赢通货膨胀,还是为家族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如何定义投资周期?风险容忍度如何?在普适性和偏好性之间,该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头寸?
Bob认为,许多学习耶鲁模式的家办流于表面,没有深究其底层逻辑。耶鲁模式的核心在于价值管理和现金流管理。耶鲁基金是学校基金会,必须优先满足学校运营费用、科研费用支出的,这叫做现金分配率,而现金分配的核心在于资产组合里的现金流设计。
第三,学习风险管理。
耶鲁模式的风险管理能力包括:在建立资产组合时如何判断风险、分散风险。风险管理对耶鲁基金来说,不仅仅只是一项技能,还是一种认知能力,甚至是“情绪管理能力”。
为什么是“情绪管理能力”?举个例子,大多数人在市场波动时,情绪都会跟着波动,极少有人能“稳如泰山”,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就能做到从容应对。
第四,尊重周期,合理预期,小步快跑,及时纠错。
一般,周期对家办的目标收益预期干扰非常大。Jeff建议,家办不要一开始就设想构建一个完美的资产配置模型,而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组合。
“学习耶鲁模式,应该结合组织文化,理性定义周期目标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Bob向家办新智点总结道。
第五,学习耶鲁的组织管理模式。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是一个拥有稳定组织的机构,这也是它得以建立各种资产配置模型的前提。尤其是外聘基金经理和激励制度,是耶鲁模式的一大亮点。
传统上,一般大学的捐赠基金雇用内部基金经理来执行投资的流程。资产分配、选股策略乃至适时进出市场等所有投资活动,都由内部投资经理执行。
而耶鲁大学则不同:选择分配资产给选出的外聘基金经理,并把选股策略和投资市场的时机全权委托给他们。
在结构上,与遵循传统投资方法的大型联合家办相比,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整体上依赖较少数的内部投资专家,且每个内部投资专家需监管较多的资产。
除此之外,斯文森在如何选聘基金经理上,也值得许多人学习。
耶鲁大学选用的基金经理,除具有非常强的分析和投资技巧,还会谨慎地与每一位外聘基金经理建立关系。
耶鲁聘用的基金经理不会只看重进出市场的时机,或只重视直觉性的投资活动。而是看中其合作投资理念的一致性,并依绩效支付酬金。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办公室避免雇用那些以致力于扩大管理规模,却疏忽回报与业绩的基金经理。
换句话说,耶鲁只重用能创造极大回报、行事积极的基金经理。概括而言,耶鲁大学在选择基金经理时,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利益联盟关系:优化费用结构以获得最大化的长期回报,而不是最小化投资额;重大内部资本和承诺;
充分自主权和适当激励:只要谨慎行事,就不干涉;
长期合作伙伴:开始合作,一般至少10年以上;亲密的利益关系,而不是在短期内一直转变其投资组合;
耶鲁选择基金经理时非常审慎,可以和耶鲁合作的基金经理名额非常有限。一旦投资,耶鲁将尽可能减少干预投资经理的运作,会赋予他们更多自主权。对许多基金经理而言,耶鲁往往是他们极重要的客户。
除此之外,耶鲁在选用基金经理时要考虑的其他重要标准还包括:
年轻、上进或员工持股的基金经理
单一投资策略
合伙人有显著的共同投资资本
具有自信、专注、长线投资
自下而上、基础理论研究股票的投资法
非短期交易
价值观
三、构建合理的投资组合,最值得亚洲家族借鉴
除以上经验可以借鉴外,耶鲁模式最大的成功在于构建了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有效分散了投资风险。因为大卫·斯文森相信分散投资有减轻风险的作用。这个信念使耶鲁大学在投资组合中不密集投资债券和房地产,而是分散到其他的资产类别中。
在星华木兰资本管理合伙人出口信也看来,这是对亚洲富有家族最具启发意义的地方。
上世纪1980s,日本经济创造了令世界不可思议的增长。尤其从1985~1989 年,日经指数上涨了三倍多,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57.11 点。
这也造就了一批日本亿万富豪,而他们的财产几乎占了全球亿万富豪的13.6%。如今,这个比例已退缩到仅剩1.4% 。
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富豪比例严重缩水?出口信也认为,这是因为日本的亿万富豪不善于管理财富。
当日本房地产升值,该国财富也随之增长。这种极端、迅速飙涨的房地产和股市市值,制造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在1990~1999年间,日经指数出现了暴跌,日本的房地产跟着贬值。
直到2004年,东京的房价仅剩1980~1989年最高值的10% 。同时,日本最昂贵的东京银座商业区地价跌了99% 。此外,在1989年达到颠峰的20年之后,日经指数于2009年3月10日以7054.98点作收,整整跌了82%。房地产价值的崩盘加上日本股票的贬值,造成许多日本亿万富豪的财富暴跌。
“倘若他们不是把所有的财富投资到房地产和股票上,而是把财富投资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上,加上每年的复利,如今他们早应成为世界级的富豪家族了。”出口信也对家办新智点表示。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许多人的财富甚至不如1989年时多。虽然全球的亿万富豪越来越富有,而许多日本富豪的财富却停滞不前,甚至亏损严重。
如今,中国的许多富裕家族正经历类似情况,财富过于集中在房地产上,过度依赖这一资产类别,未来一旦遇到房地产崩盘,其家族财富必将遭受重创。
因此,出口信也建议道,亚洲富裕家族可采用耶鲁模式的配置模式来分散风险。亚洲家族只要雇用小型的投资专才团队,便可有效管理财富。而小型团队则通过审慎挑选外聘基金经理,并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有效管理资金。
四、结语
“罗马非一日建成”。
对国内家办而言,耶鲁模式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直接“拿来主义”并不可取,而应逐步探索,真正建立真正适合自己的、成熟的资产配置模型。
(注:文中人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