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来源:L先生说©     时间:2023-07-06 22:22:58

可能许多人难以理解,作为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要承担着什么样的压力。

别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言辞,在他们心中可能都会翻来覆去地反刍好久;


(相关资料图)

总是对自己的言行下意识来来回回地审视,不断在内心问自己:我有没有哪里做错了?

情绪容易大起大落,来得也快去得也快,特别容易陷入疲惫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回血”;

特别容易“深夜emo”,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翻涌起许多早已尘封的遗憾、感伤和忧郁……

因此,一个敏感的人,在别人面前,经常显得有一点“怪异”。这种怪异可能体现在几个地方:

要么,是特别内向,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

要么,是难以捉摸,情绪总是变化得特别快,一下子很热情,一下子又很冷漠;

又或者,是“特立独行”,总是会有出人意料的言行,让人感到很有压力……

但这是因为他们“孤僻”“怪异”“不擅社交”吗?其实不是的。

一个敏感的人,他的内心就像装了一个放大器一样,会把大脑对外在刺激的认知和处理过程“放大”。

一方面,他接收到的外在刺激会被放大,从而使得有些在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对他们来说都会成为一个需要花费精力去处理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反刍深度也会被放大。这就会导致,他特别容易产生各种过度的、不必要的情绪,并且这种情绪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让他一直沉浸其中,从而影响处理和应对其他事情的状态。

所以,我总是说:当你面对一个非常敏感的人时,希望你能对他有更多的耐心,给他多一点关怀、肯定和支持。

因为,他光是抑制自己内心“汹涌澎湃”的杂念和情绪,让思绪保持平静,就已经需要耗费许多精力了。

敏感的人,内心深处就像藏着一片深深的、望不到底的海洋,时常在酝酿着别人难以理解、无法看透的波澜。他们需要把这片波澜埋在心底,既不让它流溢出来,也不让自己被它吞没。

这真的是一件很困难、很折腾人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比常人更敏感呢?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

关于高敏的科普,我在《敏感的你,我想对你说》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了。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高敏者的大脑,主要有这么几个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首先,他们的镜像神经元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更为活跃,这就导致他们会更容易对外界刺激“感同身受”,与此同时,容易将这种外界刺激跟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更强烈、更持续的内心感受。

其次,高敏者大脑中关于自我意识、同理心和社交关系的脑区联系更紧密、更活跃,这就导致他们特别容易产生社交焦虑,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最后,他们的外源多巴胺系统较弱,这就导致他们不容易从外界获取反馈,从而,只能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去压制内心的杂念和情绪。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高敏者呢?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是否高敏,其实自己是能够感觉到的。如果我在第一段里面描述的经历,你或多或少有过那么一两项,那么你大概率就是;如果你一项都没有经历过,那么你应该就不是。

最早提出“高敏感”这个概念的 Aron 夫妇,在他们的一系列研究中认为:大约有 20% 的人群,属于高敏感人群。为了让自己能够良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他们通常需要承担比别人更大的心理负担和努力。

2018 年,一项关于高敏者的研究,做了更进一步的测量和研究。

这项研究发现:整体来说,如何判断一个人属于高敏感还是低敏感呢?大致上是三个因素:易于兴奋,审美敏感,以及低感觉阈限。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情绪很容易波动起伏,如果你容易感动和被吸引,如果你能敏锐地感知到外界的声音、气味、光影等……

那么,你大概率就是一个高敏感的人。

这项研究进一步发现:我们可以大致按照敏感程度的高低,把人群划分成三类,分别是:

低敏感人群,大约占 29%;

中敏感人群,大约占 40%;

高敏感人群,大约占 31%。

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种?蒲公英,郁金香,还是兰花?

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敏感,其实是一种天赋。它所带给你的,除了困扰和烦恼之外,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那么,如果你是一个高敏者,在生活中,可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1. 创意

最适合高敏者的职业,就是创造型的工作。这可能是会让高敏者“如鱼得水”的环境。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创意的本质是什么?是看似无关的要素之间,产生了偶然的“远距连接”。也就是把多个旧的事物,通过别人所意想不到的联系,创造出新的“整体”,产生别出心裁的、全新的火花。

这一点对于高敏者来说,再契合不过了。

一方面,高敏者容易放大外界刺激,因此会更敏锐地关注到外界事物的细节,看到一般人容易忽略、看不到的地方;

另一方面,得益于高敏者容易“浮想联翩”的习惯,这些细节被储存起来之后,更容易有意无意地被调用,从而碰撞出新的结果。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高敏者,或许可以试一试相关的职业:绘画,艺术,设计,摄像,空间,时尚,文案,音乐……

并且,这种创造型的工作,其实也不局限于特定行业。拿我自己举例。我的写作看似并不需要创意,但高敏感这一特质仍然给了我巨大的助益。

具体体现在哪里呢?许多读者告诉我,他们喜欢我的文章,是因为我总是能够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跟心理学理论挂钩,用严谨的逻辑链条去论述和分析。

这种能力其实来源于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敏感。正是因为敏感,使得我能够更敏锐地观察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把它们抽象成一个个模型,并且发现这些模型跟心理学理论之间的关联,再通过这种关联,建立起对应的逻辑关系和链条。

换言之:这些关联本来就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我只是发现了它们而已。

所以,如果你现在从事的并不是创造型的职业,也不妨试着这样做:关注自己每天的想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并时常去翻阅、思考。把它们想象成一颗颗种子,时常灌溉和照料,看能否从中生发出什么有用的结果。

无论是把它们用到工作中,还是发展成生活中的兴趣,都能为你的生活增添一丝色彩和乐趣。

2. 共情

另一项伴随敏感而来的天赋,就是共情。

前面讲过,高敏者大脑中关于同理心和社交关系的部分较为活跃、联系也更紧密,这就带给他们一项非常强大的技能:他们总是能够在人际交往之中,更好地体察到对方的感受,更容易做到“换位思考”。

因此,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你可能会发现:高敏者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未必是班里成绩最好的,也未必是最有人气、最受欢迎的,但他们往往会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知心好友。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一定会有这么几个人:你特别喜欢向他们倾诉心事,吐露心声,你会感受到,他们特别理解你,总是能设身处地的为你着想。甚至,他们什么都不用说,无需提出建议,只是静静听着,就能给你莫大的慰藉。

这就是高敏者自带的“光环”。

因此,如果你是高敏者,也不妨尝试一下需要跟别人接触和交流的工作。这种高度的共情天赋,可能会带给你巨大的优势。

或者,在你的人际圈子中,可以试着去扮演这么一个“知心朋友”的角色。这就是你的独特魅力,是你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

又或者,在你的办公室和团队中,试着去承担“协调者”的角色。你不一定要当领导者,不一定要当执行者,而是可以去成为团队的润滑剂和助推剂。试着去协调团队中的人际关系,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去成为将多个环节、多个人群连接起来的桥梁,推动团队前进……

当然,要特别注意的是:克制自己的情感共情,更多地使用认知共情,避免自己被情绪淹没,徒增烦恼和压力。

成为火,点亮黑暗,但不要烧尽自己。

3. 审美

许多高敏者可能都会有一种感受:有时候跟别人交流时,往往会有一个“障壁”:有些你觉得特别有趣、特别打动你的东西,别人往往无法感同身受,只会一脸无趣地问你:这东西究竟有什么意思?

这就是高敏感所带来的另一个禀赋:特别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趣味。

不要觉得这一点好像无足轻重:说白了,我们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什么?是幸福感。审美也许未必能带来世俗的成功,但它能为我们提供别的东西无法给予的幸福感。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高敏者,你天生能获得的幸福感就比别人更多了 —— 这就是敏感对你的馈赠。

因此,我想给你两个小小的建议:

第一点:不妨去培养一个跟审美相关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摄影、设计,等等。你会发现,你不但能够在它上面玩得更加“如鱼得水”,比其他人更容易上手,同时也更能够感受到它的乐趣和美好。

第二点:不妨试着多走出城市的局限,多去接触大自然。

审美是什么?是打开我们的感官,让它们被填满,体验到高于自身存在的崇高、敬畏、力量、优雅……而这些,是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所难以得到的。走出去,接近自然,你的审美感知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实际上,许多研究都发现:自然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有非常良好的疗愈作用。比如:2014 年英国一项研究发现:搬家到高绿化地区的人,心理健康普遍变好了。证明了绿化提高心理健康的因果性。

再比如,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亲近自然不但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创造力、记忆力。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睡眠,帮助人们经历焦虑或抑郁,并改善一些症状,如注意缺陷障碍。

这一点,对于天生具备审美天赋的高敏者来说,门槛更低,效果也会更好。

所以,不要浪费你这个来之不易的禀赋,不妨多去发挥它的价值,让你从审美之中,获得疗愈、平静和幸福。

最后,简单聊一聊:作为一个高敏者,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它所带来的痛苦和压力?

1. 积累自己的“快乐账户”

高敏感有个特征:一点小事很容易让他们沮丧;但同时,一点微不足道的快乐,也足以让他们兴奋起来,感觉生活突然射进了一缕阳光。

所以,从生活中多储存一些快乐,就非常必要。

比如:

把平时自己得到的肯定和赞赏存下来,在沮丧的时候拿出来看;

储备几个能叫出来的朋友,失落的时候拉出来聚个会、聊聊天;

参加一些小团体、小圈子,参加他们举办的活动,认识能聊得来的人;

拓展自己的兴趣,找到一些能获得愉悦感的爱好,烦躁的时候用来排遣心情……

这可以不断地为自己提供力量,用来对抗敏感所产生的内耗。

2. 从他人关注,转换到自我关注

高敏者最容易受到的困扰,可能就是社交焦虑和社交障碍了。之所以会产生这一点,主要是因为:高敏者往往把“他人的看法”摆得比“自己的感受”更高,从而让自己始终承受着过大的压力。

因此,一个简单的原则是:不要一直挂念着“他人的看法”,而是反过来问问自己:我的感受如何?

在社交的过程中,我觉得舒服吗?我感到自如吗?我是自然地在展示自己,还是在刻意扮演和表现出某种形象?

牢记这三条信念:

1)每个人都很忙,不会刻意去关注别人,许多你觉得很不妥的细节,对方压根不会在意。

2)交往是相互的:当你感觉自己被对方评判的时候,对方其实也紧张地期待着你的评判。

3)不用刻意让别人喜欢你。让自己更放松、更自然跟对方接触,往往能够筛选出真正能彼此吸引的人,建立长久的关系。

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高敏者社交时的心理负担,避免自己陷入无谓的内耗之中。

3. 觉察和减少无谓的反刍

除了社交场景,另一个让高敏者饱受困扰的问题,可能就是思维反刍了。

每每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无所事事的时候,甚至,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思维总会不由自主地漫游。特别容易想起各种负面的回忆,包括对过去的后悔,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正是这些无谓的反刍,让高敏者总是身心俱疲,特别容易感到大脑“超负荷”,缺乏心力去处理当下面对的问题。

因此,一个很关键的做法就是:平时养成习惯,多观察自己的思绪和念头。

一旦发现自己又开始漫无目的地神游,开始反刍起各种各样的负面念头,就停下来,告诉自己:这些念头是无用的,它们于事无补,不如去想一些有用的东西。

可以是转移注意力,把思绪集中到当前的问题上;也可以是刻意去回想一些快乐的、舒服的记忆;还可以是立刻行动起来,去做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琐事,让自己忙碌起来……

关键是,自主地、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思维,让它不要成为脱缰野马。

这可以减少非常多的无谓的烦恼。

最后,还是那句话:

希望所有敏感的朋友,都能相信一件事:不论这世界如何,它始终值得我们热爱。

也希望,如果你身边有非常敏感的朋友,可以多给他一点理解、关怀和耐心喔。

让我们一起,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