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热点在线丨如何读懂一扇窗?

来源:读书杂志     时间:2023-05-29 09:14:56

窗户是建筑艺术的眼睛,它不仅给住宅的主人阳光、和风、温馨、惬意,而且给诗人和艺术家灵感、诗意和画境。人们都期望着自己拥有能仰视瓦蓝纯净的天空、俯瞰郁郁葱葱的绿野的一扇窗。每一个居民对窗户内外都有着自己的感受和记忆。或者讲出不止一段关于窗户的故事……因此读窗户可以读出一段人生:窗上的格子,规定了外面的一方世界和特定的风雨,也规定着主人的视野和思维行为的空间。

因此有数不尽的古今诗文与窗户结下不解之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从窗户开始的遐思。“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写的是窗户沟通窗内外环境,为房间增添生机,为主人增添生活情趣的情景。连我国目前改革开放,也孕育着打开通向世界的窗户这一内涵……窗户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给艺术家灵感,也给政治家输送新鲜空气。


(相关资料图)

因而,读窗户决不能仅仅把窗户看作是“墙壁上通气透光的装置,也不应局限于窗口的解释,看作是售票室、挂号室、传达室、信访办的窗口——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动扇可以开关。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窗户的解释要细致一些:

窗户是房屋上供采光通风的洞口,也常作为建筑装饰。自古以来,窗上即装以玻璃或其他半透明材料,如云母或纸。上下移动的窗称为上下推拉窗;只有一扇可移动的称为单悬窗,双扇可移动的称为双悬窗;装有铰链向内或向外开的称平开窗。房屋上窗洞的排列和设计因气候、建筑用途及流行风格而定。例如伊斯兰建筑中的窗常用小块玻璃嵌在灰泥的窗棂内,或外罩精致的花格,以遮挡阳光和视线。

石雕的窗棂也是伊斯兰建筑的特点之一,用以作成双层玻璃的窄窗,同时也用于哥特式教堂建筑中,用彩色玻璃制作的描绘圣经故事或其他题材的窗,以造成适应教堂需要的气氛。窗在现代建筑中不失其重要性。例如有些摩天楼,完全用玻璃覆盖,起先它们是不能开启的窗组成的幕墙,后来因节约能源的需要而改变为可开启的窗并常用带色玻璃。现代常用由空气层分隔的双层或三层玻璃的窗以便隔热。

《不列颠百科》对窗户的解释够多了,但它偏偏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条——窗户的观望功能——框景、借景功能。从古代春秋时期先人把窗子使用到居室上以来,不仅不断改进窗子本身的样式、加工工艺,发明了槛窗、支摘窗、直棂窗、天窗、盲窗等多种功能多种窗形式,更把景窗发展到极致。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窗子打通人与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中国人从古代开始对于窗子的审美观望功能的重视和发掘在世界上恐怕是领先的。这也是对人类建筑文化的重要贡献。当我们漫步在颐和园或者别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中,会不断发现丰富多采的景窗、漏窗、落地窗,形成大小高低远近不同的画框,使咫尺天地或简屋陋室内也有无限的风光。

当您在夜幕中抵达一座城市时,万家窗前的灯火构成您对它难忘的印象。新近回归的香港的维多利亚湾两岸便有这令人难忘的夜光。最近,我从厦门回京,看到刚刚落成投入使用的高崎国际机场,它充分发挥了窗子“借光”、“造景”的特长。我把它称作“千窗机场”,那分层叠落的拱形窗加上弧形构架,传达了中国古典建筑大屋顶的神韵,并且用自然光把大厅装点得如同白昼一样,使抵达或者从厦门出行的旅客心情都无比开朗和舒畅。

人们白天走忘不了厦门的蓝天和丽日,夜晚行则忘不了那“千窗”上的灯光。令人心喜的是新机场的设计师,正对出入口还特意安排了几个玻璃砖做成的发光亭,将为访厦旅客塑造第一个光的印象———我不免稍有遗憾,没能一睹这夜航景色。

古代的匠师们,像妇人描眉、作眼影一样把最好的技艺用到窗子上,加窗框、作雕刻,描绘上各种图案,镶上彩色玻璃,作成尖拱形、火焰形、车轮形、玫瑰形、桃形、扇形……现在,窗户已由木窗钢窗,发展到塑料窗、铝合金加茶色玻璃、隔热隔音玻璃的节能防噪声窗,能看人而不被人看的窗,而且窗户由牛眼般大小变得越来越大。二十世纪初开始流行的带形窗便是现代派建筑的大大特征。如今大为时髦的玻璃幕墙,把一座座大厦装扮成水晶宫模样,使人造空间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现代的窗户的功能除了通风、日照、观望窗外的景致等实际用途在不断扩展之外,甚至发生了质变,一幢建筑物的窗户,不仅属于这幢房屋的主人,是他观赏世界、人生的窗口,而且属于城市、属于世界,使建筑成为透明的了:夜晚,人们透过玻璃幕墙,观察人造的另一个世界,出现所谓“人看人”的当代城市景观。不久前建成的香港影湾园,是一幢具有解构主义倾向的建筑物,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建筑实体上开了一个巨大的“窗户”,这窗户便是献给城市的,它除了有减轻建筑物庞大的体积感、增加艺术趣味之外,还有借景生动之妙。

古往今来常把“窗明几净”当作居住环境美好的重要标准,可见窗子的重要。因为窗户是光线、视线、声音、空气、味道的通道,内外空间的桥梁。所以窗户的设计和布置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窗户的形状、位置、作法,对于创造优美的观瞻、舒适的使用环境至关重要,对于建筑艺术形象的创造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窗户到底有多少种?即使高明的建筑师也数不清。窗子按材料和形式分类多得无法计算,况且参与窗户布置艺术创造的人更是以千万计。同是一个窗户,窗台摆上不同的花卉,加上不同的窗帘、百叶窗、空调箱、鸟笼,就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体现房屋主人不同的文化气质和性格爱好。窗户为每个人提供了发挥环境艺术才能的用武之地。不少人埋怨我国现代住宅千篇一律地用火柴盒体型和方窗户,其实并不尽然,只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窗户内外,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窗户,如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只眼睛。

窗户,无愧于建筑艺术的眼睛。然而人们往往忽略它那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十分细微的使用功能。人们更远远没有像爱护眼睛那样来爱护它。比如,我们的窗玻璃往往是破碎的、肮脏的。特别是公共住宅或办公楼的楼梯间的窗户,昏暗破漏,很少完好明净。

在窗户的设计上往往出现朝向不对、开启方向不当:在有阳光有美景的方向不开窗户,偏偏在朝北、向隅方向设窗;有的竟在房间墙中央向内开窗,使床、柜、桌、椅等家具很难布置,甚至房主人想在窗台上摆一盆君子兰也实现不了。国内制造的窗户隔光、隔音的效果很差,成了人们烦恼的来源之一。

前年出访意大利一个公司的总部,主人骄傲地打开窗户让我们听到街道中的噪音然后再关上,以表明窗子隔音性能之好,此事使我很受刺激,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前不久听香港建筑署署长鲍世雄先生讲,香港正在为临街的学校换上能隔噪音的窗户,这真是功德无量的实事。

我对自己目前住宅的最满意之处就是朝西的窗户,因此自吹为“望西斋”——一望西天,人生有涯,思无涯;二望西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望西地,孤帆远影碧空尽,千篇一律滚滚来;四望西方,生存?死亡?慢性自杀?持续发展?但我不知何时能换上前述的隔音窗?

人类的眼睛,每天不知要眨多少次,还用睫毛、眉毛和泪水来保证眼睛的晶莹、明亮。愿我们的窗户,多多少少也得到一点类似的关照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