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啃老”也在全球化?

来源:环球杂志社©     时间:2023-05-23 15:14:44

《环球》杂志:你身边有年轻人“啃老”现象吗?你怎么看?

苗敏乌:有啊。自己年纪也不小了,还在用父母的钱。我鄙视这样的人。

山维昂:缅甸的习俗是父母把儿女留在自己的身边亲自照顾,即便是结婚了,父母也会让儿女跟自己住在一起。因为一直有父母照顾,自己就没有挑战的心理了。不过,也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这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朵阿·穆斯塔法:埃及也有不少“啃老”现象。子女没有文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工作挣得少、活又累,不喜欢干,就不上班,或在家玩,只能靠父母接济。

萨布丽娜·皮策:是的,我观察到周围有很多年轻人仍然依赖父母经济上的支持,特别是在我所住的大学宿舍里。如果年轻人还没有能力独立生活,但正在努力工作或正在学习以实现这种独立,我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但我不认为长期依赖父母经济上的支持是一个好现象。

玛丽亚·季卡列娃:“啃老”在俄罗斯比较少见。我身边大部分的人是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或者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因此很少人“啃老”。

洪诚彬:有很多“啃老”的人,但个人认为这情有可原。收入有限的同时物价在飞涨,我认为大部分人都不敢说实现经济独立。

李香美:“啃老”的人不多,但也有。我更觉得是因为父母有能力支援孩子,但无论如何零花钱也该自己打工来赚取。

杰奎琳·帕塔辛:我身边没有“啃老”的人。我觉得人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事,学会照顾自己,而不是一直在家待着,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

伊卡·拉姆: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我的朋友圈里单身的都是事业成功、过着精彩生活的人。我本人对“啃老”的人印象不佳。

弗朗西斯科·卡涅多:我认为这是社会出了问题。如果年轻人因为缺乏机会而“啃老”,那是社会的责任。但如果是为了享乐,就该检讨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往往是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在他们成年后父母仍继续在经济和社会交往上过度照顾子女。

胡安娜·桑切斯:大家都有工作,只是部分年轻人需要家里人经济上的支持。还要看如何来定义,我觉得只要不是什么价值都不创造就不算“啃老”。

吹户美南:今年我24岁了,仍然和父母住一起,可能在一些人眼中我就是个“啃老族”吧。但是对有很多朋友的我来说,不认为自己是个“啃老族”!哈哈哈!我想如果到了28岁,我还没有结婚,应该会开始一个人生活吧。

托纳:有“啃老族”,觉得他们运气好。

妮达温:不接受“啃老”。自己身边都是学霸和优秀的人,没有“啃老”的朋友。

弗朗西斯科·桑切斯:目前没遇到过,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找份工作。

劳拉·伊格莱西亚斯:很多啊,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就只能跟父母一起住。

乔·墨菲:身边没有“啃老”族,我认为这些人的生活非常可悲,希望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阿维亚德·乌尔曼:当然有,以色列的生活成本很高,没有父母的帮助,小夫妻没有能力买房。他们不该受到责备,因为生活成本太高了。是的,你也可以选择搬到另一个国家,但这并不总是切实可行的。也许人们更应该管理好开支,但在这上面可做的真的不多。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情况大概都是如此吧。

1月21日,“洋媳妇”张珍妮(右一)与丈夫张鼎然(右二)在北京的家中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任超摄/本刊

《环球》杂志:对孩子保育有何考虑,会请老人帮忙看孩子吗?

苗敏乌:在结婚后,还是要妻子来照顾孩子。因为我是警察,有国家任务。如果有了孩子,还是会让他上公立学校的。

山维昂:孩子还是要自己带,不会请老人帮忙的。

朵阿·穆斯塔法:如果女方要工作,会请老人帮忙看孩子;女方不工作的话,就自己看。

萨布丽娜·皮策:照顾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必要,我会请求父母帮助照顾,但只会在必要的情况下,比如孩子生病等特殊原因。

玛丽亚·季卡列娃:会的,如果父母工作也很忙,可能会请爷爷奶奶帮忙照看。

洪诚彬: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又不想放弃职业生涯,那么从一开始就不应该生孩子。当然啦,真有了孩子,会拜托双方父母或者请保姆来照顾。

李香美:目前我还没有结婚生子的想法,但如果有了孩子,夫妻是双职工,那么至少有一人要请育儿假来照顾孩子。主观上不想拜托老人们来照顾,但如果万不得已,比如请不起保姆,可能还是要拜托双方父母,不过还是会想尽力先由自己来照顾。

杰奎琳·帕塔辛:我会选择自己来带,因为我觉得孩子在幼童时期应该与父母在一起。如果需要,也会让妈妈帮忙看孩子。

伊卡·拉姆:如果我生孩子,我想自己抚养。

伊莱亚斯·卡戈:首先,我有责任保障孩子安全,生活舒适。至于是否会让老人带孩子,取决于老人是否愿意。

布伦达·欧曼:在肯尼亚,老人在照顾孩子方面并没能发挥积极作用。如果我有了孩子,我将不得不雇用一个保姆,负责在我工作时照顾他们。

弗朗西斯科·卡涅多:我相信父母在照顾孩子方面会有很大帮助,因为他们有经验,但我不会把全部责任推给他们,因为我认为父母才是对孩子负完全责任的人,祖辈只是提供建议和支持。

胡安娜·桑切斯:首先要想清楚生不生,生完之后倾向于请父母帮忙照顾。

吹户美南:我还没有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一个父母关系融洽、幸福美满的家庭长大,并且希望能帮助他/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现在我必须存钱。

托纳:看老人意愿吧,如果他们想帮忙带就让他们带。

妮达温:要看老人的具体情况,是否适合照看孩子。

劳拉·伊格莱西亚斯:如果住得比较近,偶尔会请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吧。

阿维亚德·乌尔曼:这个问题每天至少都会在我脑海中闪过一次,答案很简单:当我确定能够给他们好的生活时,我才会生孩子。我8岁就失去母亲,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我知道我的孩子长大后会与我不同,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能为他们提供个人发展所需的一切,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24岁时我又失去了父亲,我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所以我很清楚,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必须自己去承担。

《环球》杂志:如果结婚,会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吗?

苗敏乌:我的父母不在了。婚后是否会选择和父母同住,这个结婚后才能知道。因为警察这个职业,我需要去派遣的地方任职,可能不会跟父母住在一起吧。

山维昂:现在就跟父母住在一起。

朵阿·穆斯塔法:不会和父母住在一起。埃及人结婚是要先买房的。即使老人帮忙看孩子,也不会选择住在一起。

萨布丽娜·皮策:我还没结婚,也不和父母住在一起。我认为房子只属于他们,我需要去挣自己的房子。

玛丽亚·季卡列娃:并不会!结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行。新婚夫妇应该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洪诚彬: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独立生活。

李香美:不会。结婚意味着独立后组成了新家庭,不想和父母一起生活。

杰奎琳·帕塔辛:这取决于父母是否愿意和我一起住。

伊莱亚斯·卡戈:如果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很容易相互包容和理解的,那么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夫妻,简直就是置身于天堂。

(肯尼亚):不,如果我结婚了,我会和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

胡安娜·桑切斯:不能接受。可以住得近,但不能住一起,什么都不方便。

吹户美南:我不想和父母住在一起,当然能住得近一些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感觉和我父母住一起的话,我丈夫会感觉不自在。

阿卜杜拉:很多沙特家庭是大家族的生活方式,结婚后会和家人、家族住在一起,或者出去盖自己的房子或者租公寓。主要是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

妮达温:我妈妈不允许我婚后跟男方父母同住。

阿维亚德·乌尔曼:结婚之前,我就想去和我的伴侣一起住。我认为一对夫妇需要他们独有的空间、和平安静的环境,这样才能共同成长。这也会让我们看到夫妻在一起生活是什么感觉。但如果与父母住在一起,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冲突。当然与父母同住可以省下钱,但他们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在生活。这种代价用钱无法弥补。

《环球》杂志:你存钱吗?觉得存多少钱才能应付未来的生活?

苗敏乌:现在我的月收入是20万缅元,我存一半。这也是为未来的生活考虑。

山维昂:存啊,因为只有存到一定数量的钱才能应付未来的生活。

朵阿·穆斯塔法:会存钱。可以买更贵更好的东西,也为了去旅游。但有些埃及年轻人不存钱。

萨布丽娜·皮策:存钱很重要,但目前我还没能力建立一个应急储备金。虽然无法确定为了未来有保障需要储蓄多少钱,但我认为每个月都要存下一部分工资。

玛丽亚·季卡列娃:我当然存钱,具体数额说不好。每个人最好都有足够的钱,既为了买一些必需品,也为了在自己和家人生病时能救急。

洪诚彬:目前还没有储蓄存钱,如果要存钱,觉得要把工资的一半存起来。

李香美:我每个月都存,但不太知道要攒多少钱才能支撑晚年生活。

杰奎琳·帕塔辛:我现在就在存钱。为了我未来的家庭,我要存一大笔钱,只是不确定需要一个多大的数字。

伊卡·拉姆:每个月会试着存下工资的20%~30%。到底需要存多少钱才可以应付未来的生活还没想过。

伊莱亚斯·卡戈:钱是流动的,不断去挖掘钱的“流动性”确实有可能,但储蓄的钱总会花光,永远流动的钱也并不存在。对我来说,赚足够多的钱来养家,是一道困难的数学题。

布伦达·欧曼:要存,但我的收入很低,因此可以存的钱很少。因为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大部分需求都是由家人们提供的。

弗朗西斯科·卡涅多:我会尽可能多存钱,因为未来会有很多支出,没存款会很困难。我不清楚需要多少钱才够支撑生活,但至少要有稳定的收入吧。

胡安娜·桑切斯:我存,但这个没有上限,不同阶段也不一样。短期内我的目标是存够我可以随时辞职的钱。

吹户美南:我正在储蓄和投资,但还没有存下足够应付未来生活的钱。我没有清楚计算过将来养育孩子或者自己养老具体需要多少钱。

妮达温:有存钱。我自己很有危机意识。觉得存个100万泰铢以上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安全感。

弗朗西斯科·桑切斯:存的。我觉得在西班牙大概得需要80万欧元吧。

劳拉·伊格莱西亚斯:不存。30岁后会考虑。

乔·墨菲:我储蓄和投资是为了长期发展。到底需要多少钱很难预测,因为家庭生活很漫长,不过我中短期内不想要孩子。

兰西·麦克默里:我有存钱,但肯定还需要更多的钱,才能放心地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我对自己需要多少钱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我想,如果建立家庭,就要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地来照顾家庭。

阿维亚德·乌尔曼:我有人寿保险,也有银行存款。我认为没有一个金额“足够”应对未来的生活,主要看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我对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所以没有对金钱的追求设置上限。

相关文章